一、南岸阻擊戰1
●陳有智拔出兩枚手榴彈,縱身越過公路,隻見紅光一閃,對方的機槍隨著兩聲巨響啞巴了。
●郭家興帶頭猛衝,突入敵群,邊扔手榴彈邊打駁殼槍,子彈打光了,就掄起步槍向對方砸去,直至中彈犧牲。
●戰士們攀上高仰的炮筒,把手流彈投進炮口,不到幾分鍾,20多門榴彈炮瞬間都變成了一堆廢鐵。
● 南岸阻擊戰
共和國的曆程·運動防禦
打響漢江南岸防禦戰
1951年1月,自從第三次戰役結束以後,誌願軍轉入休整。
這幾天,彭德懷一直在考慮誌願軍下一階段的作戰問題。忽然電話鈴急促地響了起來:“敵人發起了全麵進攻!”
誌願軍總部立即下達命令,要求各軍立即進行作戰準備,集中足夠兵力,對進犯之敵予以重創!
“聯合國軍”方麵,在三次戰役失敗以後,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總司令麥克阿瑟在總結誌願軍的作戰特點時,他說:
“誌願軍常常避開大路,利用山嶺、丘陵進行縱深穿插。他們總是插入我軍的縱深發起攻擊,中國步兵對手中的武器運用非常熟練充分,比美軍士兵強多了。他們習慣於在夜間作戰,常常出其不意地發動攻擊。”
“誌願軍的供應還可以,步兵訓練優良,攜帶的小型武器和輕便裝備比較多。誌願軍的弱點是,幾乎沒有起支援作用的空軍,而且大炮、高射炮、運輸和交通設備等方麵都特別缺乏。”
“中國的軍事力量缺乏工業基地,甚至連建立維持和運用普通海軍所需要的原料也缺乏。它無法供應順利進行地麵戰鬥所必需的裝備,如坦克、重炮和戰爭中已被使用的其他科學發明。”
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根據誌願軍的這些作戰特點,研究部署了一係列的行動計劃。
首先,他針對第八集團軍相當多的官兵已經失去了勝利的信心,牢騷滿腹、頹廢不振、不思進取,甚至還出現了逃兵的情況,他要設法迅速掃除“聯合國軍”的失敗情緒,恢複部隊的榮譽和士氣。
於是,李奇微調整了美軍的人員任用,對一些執行命令不堅決的軍、師長予以撤職,他還讓陸、海、空三軍相互學習交流,以求提高整個部隊的戰鬥能力。
在做了充分的準備之後,李奇微仍然不敢貿然行動。經過兩天挖空心思的考慮,他決定采取“狼狗行動”。
李奇微對“聯合國軍”的指揮官們說:“見過狼狗嗎?那麼就向它學習吧!像狼狗那樣趁共軍不備之時凶狠地咬上去,如果遭到共軍的激烈反抗就靈活地跑開。反複多次,直到把他們弄得筋疲力盡、暴露行蹤為止,這就是‘狼狗’行動的目的。”
接下來,李奇微又想出了個更狠的招數,他讓空軍把目標鎖定誌願軍的後方運輸線。命令空軍炸毀朝鮮北部通往中國的橋梁,直接轟炸誌願軍的車輛和囤積物資。
李奇微的“狼狗行動”,給誌願軍的後勤供應造成了很大障礙,這引起了彭德懷的憂慮。
李奇微對“狼狗行動”感到很滿意。通過試探性地進攻,他認為誌願軍的最大弱點就是後勤供應嚴重不足。
他發現誌願軍由於糧食彈藥供應不上,每次攻擊隻能持續一周,是典型的“禮拜攻勢”。同時,誌願軍缺乏重型武器裝備,很難抵擋美軍坦克、飛機、重炮等武器的立體進攻。
鑒於以上認識,李奇微決定采取“磁性戰術”和“火海戰術”,對誌願軍發起全麵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誌願軍決定以一部兵力在西線組織防禦,牽製“聯合國軍”主要進攻集團;在東線有計劃地後退,待“聯合國軍”一部態勢突出、翼側暴露時,集中主力實施反擊,從翼側威脅西線“聯合國軍”主要進攻集團,以動搖其布勢,製止其進攻。
彭德懷立即致電第五十軍、第三十八軍一一二師和第四十二軍一二五師。他指出:
你們此次位於漢江南岸,保持橋頭陣地,保證和掩護誌願軍主力進行修正補充。你們這一任務是艱苦的,但又是光榮的,相信你們一定有信心完成。現提出注意事項,注意工事構築,並合乎戰術和隱蔽的要求;由軍至營要完成周密的通訊聯絡;組織嚴密的警戒觀察與靈活的偵察襲擾,隨時改變自己的對策,不使敵人摸著我之規律;漢江需架幾座便橋,保持後方交通安全。
就這樣,一場大戰在漢江南岸正式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