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岸阻擊戰8
炸毀美軍的交通線
2月9日,三四二團三連奉命登上了漢江南岸的海拔3503米的高地。
3503高地在這群山峻嶺之間雖不算是高山,但它在岩月山的左前方,麵對的是美軍“王牌”騎兵第一師長期踞守的京安裏。誌願軍站在主峰上,一眼就可以望見對方的一切活動。
山下交叉著由利川、水原、龍仁通往漢城的3條公路。3條公路在京安裏彙合後又依著曲折的山穀分頭向北展開去。從主峰向北,山頭一個比一個低,直到漢江邊。
一一四師師長翟仲禹認為,這個關乎我軍整個戰局的陣地,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部隊才能鉗住這棵釘子,這個部隊的指揮員必須有頑強的戰鬥意誌和獨立作戰的指揮能力。
經過縝密思考遂將守衛3503高地的任務交給了三四二團一營。當時的營長是曹玉海、教導員是方新。
一營於2月9日黃昏接管了已激戰近10多天的滿目創痍的陣地。而三炸敵橋就是這艱守3503高地戰鬥的前奏曲。
在高地主蜂,營長曹玉海率各連長仔細觀察了地形、地貌,大家將對方的情況、任務逐一進行了分析,營長命令一連、二連部署在3503高地左、右前出陣地組織防禦,三連作為預備隊,與營指揮所在主峰構築陣地。
同時與三連長趙連山一起研究了次日黎明前遲滯對方進攻的行動方案。命三連連夜炸毀陣地前小鎮京安裏的兩座橋梁以阻滯美軍的運輸力量,作到遲滯對方進攻行動的目的。
這一晚,天色很暗。10時,三連連長趙連山親率作戰勇敢、經驗豐富的11名誌願軍戰士和一名人民軍聯絡員組成小分隊,分別組成突擊組、火力組和爆破組趁著月色進至雪月裏西側,經觀察,這裏通往京安裏的道路戒備森嚴,在我方一側很難接觸橋頭。
趙連山果斷決定向北繞道慶安川,從京安裏橋的西南直抵橋下。戰士們在連長的帶領下翻過一座高山,越過水源至漢城的公路,來到了江邊。
這裏雖然距京安裏有將近10公裏,但為防止我偷越公路繞道側後,美軍早已將河水炸開,巨大的冰塊浮在湍急的江水向下遊流去。
趙連山二話沒說咬咬牙第一個跳進江水,戰士們緊跟著連長舉著槍、頭頂著炸藥頑強的跟進。
冰水浸透了他們的棉衣,向鋼針一樣刺入骨髓,江水越來越深,一直沒到胸口,趙連山一麵和一班長突擊組長塗金用槍拖撥開冰塊為同誌們開道,一麵密切的觀察敵人的動靜,還不時的鼓勵大家堅持就是勝利。到對岸後,大家拖著凍的硬邦邦的棉衣快步前行。
約12時30分,小分隊進至第一個目標即京安裏鎮西南的水泥橋。連長指揮大家沿橋南公路的土陵一線隱蔽待命,趙連山帶著突擊組長塗金悄悄地前出偵察。
京安裏這個鎮子雖然不大,但卻位於兩條公路的交叉點上,漢江的一條支流從鎮邊蜿蜒流過,鎮的東南和西南各有一座公路橋,分別是利川和水原通往漢城的等級公路,其中西南的公路橋是鋼筋水泥結構的。
鎮上來往軍車、輜重絡繹不絕,大批“聯合國軍”聚集在此,已做好了向我發動進攻的準備。
此時,趙連山他們麵對的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橋,在河中間有一座橋墩,雖然河麵不寬,但橋麵具河床約有10米高,從橋下很難下手。橋上不時有對方軍車通過,公路上傳來陣陣的馬達聲。
橋南頭有一個掩體,裏麵架著一挺重機槍,橋麵上有一隊3人的哨兵端著槍來回巡邏,不時有探照燈向橋下掃射,對岸山上對方燃起的篝火閃爍著。看來強攻不行,隻能在橋麵上智取。
趙連山決定:
火力組占領有利地形吸引、消滅橋麵重火力,掩護行動;突擊組向橋麵機動適時消滅敵有生力量掩護爆破組實施爆破;爆破組向橋麵中央機動,適時安放炸藥實施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