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對方的炮火封鎖區,遠程榴霰彈當空爆炸,一顆接一顆。部隊的建製被打亂了,不少營連指揮員根本無法掌握部隊。
五三八團前衛營衝出深溝過公路時,遭到排列在公路上的坦克和炮火的密集封鎖。好幾個連都在與對方的廝殺中,全都壯烈犧牲了。
從山下突圍的五三九團,在行動前,團長王至誠命令炮兵打掉了北麵高地的“聯合國軍”,然後將團直和一、二營縮編成一個營。由營參謀長周複幸帶領前衛連消滅了公路對麵山梁上的“聯合國軍”,又用手雷擊毀了公路上的4輛坦克。
5月27日拂曉,經過慘烈地浴血戰鬥,一八〇師的兩路突圍隊伍,突出包圍,越過公路,抵達鷹峰山下。此時全師的指戰員已不到2000人。
到達鷹峰之後,過了不到一個小時,從鷹峰主峰及其東南諸高地突然響起了激烈的槍聲,一八〇師再次被美二十四師的部隊合圍於鷹峰山東南叢林中。
五三八團在團長寵克昌和參謀長胡景義的組織下,把全團班以上的共產黨員集中起來,組成突擊隊,全部帶上衝鋒槍,攻上主峰東側東台山高地。
五三八團團長王至誠和政治處主任李全山集中全團能戰鬥的幹部戰士組成5個排,奪下了主峰。
27日下午,對方的炮火從東、南、北三麵猛轟鷹峰山一八〇師陣地,空中也不時有美軍飛機向我俯衝而來。不久,東台峰又被“聯合國軍”占領。
鄭其貴考慮到他們的任務是衝出重圍,不能與“聯合國軍”戀戰,便立即集合部隊向北突圍。
那時部隊已疲勞至極,不少戰士都躺在地上睡著了,沒有料到晚上出發,所以隻集中起來400多人。
因沒有向導,僅靠朝鮮發給的20世紀30代日本人印的軍用地圖行軍,結果前衛連走錯了方向,誤入灘甘裏,遭到“聯合國軍”阻擊,部隊隻得往後退。
返回鷹峰時天已大亮,對方已控製了鷹峰的所有山頭和道路。
鷹峰周圍山頭上全部是“聯合國軍”,居高臨下向我逼近,對方的飛機和遠程炮群用炮火控製了這塊狹長的窪穀。同時還有“聯合國軍”勸降的喊話;加上連續8天無糧無草,外無援兵,不少人已經絕望了。
組織了幾次突圍,不但衝不出去,還增加了一些傷亡,團政委韓啟明也負了重傷。大家多日水米不進,身體極度疲勞。
鄭其貴率部隊順著溝沿小路朝史倉裏方向前進。史倉裏方向的槍聲不斷,他們認為是“聯合國軍”在阻擊誌願軍突圍,於是他們又朝東北方向走過一座山林,爬上一座禿山,此時天已大黑。
前邊是絕壁,擋住了去路。警衛連集中了一些背包繩,續接起來後放下去,人就沿著繩子下崖,一溜就是八九十米。中間繩子還斷過幾次,摔傷和壓傷了50多人。滑下這個崖花費了兩個多小時。
下崖後,部隊200餘人沿東西方向的深溝向東行,黎明前走到了溝口,雨也停了。前衛排同對方的前哨班交火後,對方就退了。
溝口不遠處是條小河,正計劃過河時,霧氣中突然鑽出了10多輛坦克向他們開炮,並左衝右闖,恣意追壓他們。
鄭其貴師長、段龍章副師長等在警衛員的扶架下,繞過對方,衝入附近一片茂密的灌木叢,從那裏過了小河。
走了三四裏,又涉水過了一條大河。河岸旁埋伏著對方的步兵,同警衛員對打起來。
在近戰中美國兵較量不過他們,他們很快占領了對方的伏擊陣地。鄭其貴率部終於在6月1日突出了包圍圈。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從1951年4月22日開始,至6月10日結束,曆時50天,誌願軍共消滅“聯合國軍”8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