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玉帝起賽寶通明會(2 / 3)

卻說馬耳山娘娘,夜間在堂前燒香,忽然見五通火自半空飄飄然飛入身中,略覺不快,腹中微痛,悶入房中,生下一子,亦有三眼。即叫長子比丘曰:“幸今生此子,亦有三眼。異日長成,你父之仇可報。”母子大喜,即取名叫三眼靈光不題。

卻說東海鐵跡龍王心懷那珠,那裏肯放?因馬耳山母子無恙,堅守不出,無奈隻得退兵。聞馬耳山娘娘分娩,便點水兵去打馬耳山,一來要取那一顆明珠,二來要拿獲那娘娘來龍宮成親。即帶三萬水族般粒大將,前至馬耳山喊戰連天,圍住馬耳山。那馬耳娘娘正坐之間,聞報龍王又點水族兵,來到我山中,口出不遜之言,辱罵萬端。娘娘聽罷失驚,便叫大公子三眼比丘出來言曰:“你父前被反賊所殺,仇尚未報,不想此賊貪心不改,又點兵到我山中,如何是好?”比丘曰:“娘親高枕無憂。自古雲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孩兒今番點兵出迎,定要擒了這賊與父報仇。”辭別母親出城。

卻說那小公子靈光,才三朝便能言語,出見母親稟曰:“我要去看哥哥與龍王廝殺。若哥哥輸了,我就殺死那龍王。”母親不肯依言,公子靈光不聽母言,便與手下人走出,同去看廝殺。龍王正與比丘大戰,殺得比丘大敗,走入城中。三眼靈光看見,便要去殺龍王。眾人不肯與他去,即將手下人打倒在地,就去大戰龍王。各通姓名,戰不十合,靈光把龍王一刀斬於馬下。

眾水兵走回龍宮。

卻說比丘回城中見母,言敗陣之事。母子十分煩惱。手下又走回報言:“小公子見大公子敗了,將我們打倒,去與龍王廝殺,不知如何?”娘娘聽罷大哭。忽報小公子殺了龍王,首級帶回。母親大悅曰:“此是我夫有靈,故有汝兒代父報仇,公子除了此賊,一家不憂。”即將龍王首級吊起號令。

靈光公子跪對母親曰:“孩兒聞此處多有名山,兒欲辭母觀玩景致。”母親囑曰:“你去不妨,隻怕你生禍,即叫一老家人同去,早早回來讀書,免我①煌煌——形容明亮。

倚門而望。”靈光即辭母親,欣然上路玩景。行不幾裏,聽見鍾聲響處,問老家人曰:“前麵鍾聲響處是何去處?”老家人答曰:“乃是靈虛殿,三元賜福天宮,北極紫微大帝所在。”那公子見說,就去靈虛殿看景。

卻說大帝去朝玉帝未回,隻分付朱衣仙官、羽衣仙官二人看守靈虛殿。

忽公子進來相見,言他是馬耳山小王子,今日來此朝大帝,以觀景致。二仙官曰:“你若是馬耳山來的公子,待我備齋筵來相待,你千萬不要往後殿去。”

二仙官言罷,轉入廂房備齋。三眼靈光就往後殿,見殿門閉上,上麵封住。

靈光即開門入去。正看之間,那兩個鬼乃是江南八十一州火珠精,就認得是靈光公子。大叫:“公子快來救我二人,永不忘恩!”公子說:“這裏又無人看管,你何不走去便罷了,如何要我救你?”那二鬼曰:“這槍是降魔伏鬼的金槍,他將我來鎮在此,公子可把此鎮槍取去,我們方才走得。且此槍公子若拿得去,異日亦有用處,”公子聞言,即將金槍拔起,二鬼拜謝便走,遍遊天下害人。

靈光偷此金槍在手,不等齋筵便走,等二仙官聽得後殿響亮,即忙來看,不見公子及少鬼金槍。二人正惱之間,忽大帝從空而下,因問:“二妖如何走了?”二仙哭告前事。大帝怒曰:“此小畜生敢這般無禮.盜我金槍,放走二妖精!我且將陰陽鬥換轉,將我九曲珠化做馬耳山,他走在我珠內,還我金槍便罷,如不還我金槍,便將他困死在珠內。”那靈光恐大帝趕來,先叫老家人拿槍回家去了。靈光被帝大喝一聲,不許脫離,走入珠內,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靈光在鬥牛宮投胎卻說靈光上路,正走之間,被紫微大帝用九曲珠法,走轉靈虛殿,來見大帝。大帝曰:“你這畜生,焉敢膽大,偷我金槍,放走二妖!好生把金槍還我便罷,如若不然,少刻間叫你死在珠內。”光曰:“我何曾見你金槍?”

大帝曰:“你令家人先拿回家去,何敢瞞我?”靈光再三不招。大帝大怒,念起咒來,即把靈光困死於九曲珠內,把這朵靈光撇在半空,飄飄蕩蕩,無處依倚。有八景宮大惠盡慈妙樂天尊,正在打坐,忽見半空中一朵靈光,左衝右突,無拘無束。天尊自思,不免用手招招他來,送往鬥牛宮赤須炎玄天王那裏去投胎,有何不可?即用手一招,招入袖中而去。

卻說炎玄天王正坐之間,忽報天尊到。天王迎接相見禮畢,天尊曰:“貧道今日造府,非為別事,敬送一位貴子,得來降生,內有古記為憑。”天王曰:“何以見得?”天尊曰:“少刻間公主即要分娩,若生下是個男子,左手掌上有一‘靈’字,右手掌上有一‘耀’字,又有三個眼,便是我送來的。

若無三般古記,便不是我送來的。”正說間,忽報公主生下一個男子,果有三般古記。天王大喜拜謝,請天尊取名。天尊名:“就叫做三眼靈耀,等待久後長成,我來領去做個徒弟。”天王大喜,送天尊分別不題。

時光似箭,一日長成,天尊複去鬥牛宮,帶靈耀來為弟子。天王接入見畢,言領公子去為徒弟。天王大喜,令即兒子出來拜天尊為師。靈耀依父之言拜辭父母,同天尊回八景宮,教他一十八般武藝,變化無窮,賜他五日冒火丹,天尊要去朝五帝,試靈耀手段,故把鑰匙交與金刀童子。天尊下山出去,靈耀問童子曰:“師父在洞,他與你講甚的?”童子曰:“我不與你說。”

靈耀再三推問,童子隻得對他說曰:“師父說叫我看守金刀,不要與你曉得。”

靈耀討看,童子堅執不肯,靈耀自思曰:“他不肯把與我看,我不免變作師父。”脫轉出來,念動咒語,變作師父,叫童子曰:“可取出金刀來與我,我要帶上天曹去赴靈寶會。”童子不曉得是靈耀,隻說是師父,即取出來交與師父去了。靈耀騙得過手,便把火來煉作一塊三角金磚藏起身上。

忽一日師父回,童子曰:“你取刀去赴會,為何不帶回來?”天尊曰:“我何曾回來取刀。”童子急告曰:”既然不是師父,必是靈耀。”天尊曰:“何以知之?”童子曰:“三日前靈耀問我討刀看,我不肯與他看,想是他變作師父來騙去。”天尊曰:“既如此,可叫他出來問。”童子即叫靈耀出見師父,師父審問,隻得一一說明,說:“我煉作金磚,以便收拾好用,待天曹鬥寶,把與師父去赴會。”天尊不究,咐吩曰:“此寶變化無窮,能當陣助戰,可要埋藏,不可有失。”吩咐而散。

卻說玉帝正坐殿上,有西方太白金星上表奏曰,“今有上界走下二怪:風之桃,火之桃,號作風火二判官。今在中界飛簾洞中作怪,吃人無厭,乞聖上速差天將收獲,免致凡民塗炭。”玉帝聞奏大驚,即與眾真君商議,誰可帶兵前去獲除二妖。眾臣奏曰:“今有三眼靈耀,乃佛家弟子。數胎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