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妙樂天尊在雲端見祖師功成,漸入仙道,但未去五髒中之髒。天尊顯出神通,念動咒語,從空中指出兩個瞌睡蟲飛去,打在祖師身上,祖師一時睡去不省。天尊即喚出割肚神,即將寶劍一把,吩咐叫他剖開祖師腹中。
剖肚神得令,即將祖師衣帶解開,當胸一剖,將肚腸取出。天尊吩咐將肚腸放去岩下,用石蓋住,將衣衫一幅,放入腹為肚,飛帶一條為腸,用線縫合。
又取出還魂丹一個,放入祖師口中,叫剖腹神回避。天尊念動真言,一時間祖師省來,見天尊在旁,祖師連忙起來禮拜,言曰:“弟子有失遠迎之罪。”
天尊曰:”教汝勿得夜寢,何晝寢之?”祖師曰:“弟子往日自覺心靜,晝夜不寢,未卜今日為何日覺困倦?一睡不省。”天尊曰:“再不可如此。”
祖師曰:“從今改過。”天尊曰:“汝更煉數年功,必入仙位。我賜寶劍一把付汝,常要隨身,倘遇邪魔,持起即去。”祖師拜謝,天尊駕雲而去。祖師不知被天尊換卻肚腸,日夜照舊苦煉,打坐修行,自覺漸漸身輕,常有五色雲光罩體,四麵禽獸來朝,晝夜聽經聞法。
本山有一小兒,乃是竹竿精。自從祖師到此修行,朝夕聞法,略有神通。
一日變成一女子,自西路而入,悲悲哭哭,向前叫師父救命。祖師曰:“小娘子因甚到此?”女子曰:“因丈夫逼妾改嫁,妾不肯從,自後門逃出,意欲回娘家。不想行錯路頭,來到此處。天色晚矣,大雨淋漓,無處安身,乞師父容妾過一夜,明日早行。”祖師曰:“我此禪壇上,乃是誦經說法之所,難以相從。”那女子不聽師言,欲入禪壇。祖師恐是鬼怪,將寶劍舉起,欲把女子斬死,祖師大驚,看時卻是一大竹竿,師才釋然。
不覺時光似箭,日月如梭,祖師複入山修行又二十年矣。一日,又有一蟮精變一女子,滿身披孝,哭哭啼啼,來到祖師禪壇之前,低頭下拜。祖師問曰:“小娘子從何而來?下拜貧道做甚?”女子答曰:“妾身一家六口,因得瘟疫之疾,連喪四人,今僅存幼子,年才三年,又病在床,無門可投。
聞師父在山誦經說法,修行四十有年,必得正道,敬來相投,乞師父早發慈悲之心,去妾寒家,得念一卷真經,倘若救得妾身一子,萬載不忘。來世啣①環而報也。”祖師聽罷,便有憐憫之心,問曰:“去汝家路有多少?”女子曰:“不遠,隻有五裏之遙。”祖師問曰:“汝住處多少人煙?”女子答曰:“隻奴一家。”祖師曰:“若隻汝一家,貧道乃出家之人,難以從命。”女子曰:“古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有何不可乎?”祖師再三下去。
那女就在禪壇之前悲悲哭哭,再三告懇。祖師端然不動,垂目而坐。女子自午哀哭至西,天色將晚。女子曰:“師父既不肯光降,妾到此多時,天色晚矣,不能返家,如之奈何?”祖師曰:“小娘子速回,亦可去得。”女子曰:“師父執一不肯去,妾安敢苦纏。但山下大路,奴到自己行得,山中之路,奴今迷矣,乞師父指引出山,奴自回去也罷。”祖師聞言,隻得離下禪壇,帶了寶劍,從先行引那女子出山去。至半山,那女子向後扳住師父兩肩,言曰:“妾腳酸痛,乞師父扶行幾步。”祖師大驚,答曰:“貧道出家四十有年,身體未拈一人,安可扶小娘子?但從緩而行。”女子又曰:“師父之言是也。但妾腳果行不動,若師父下肯扶妾下山,不如同師父回轉山中,到禪壇上宿一宵,明日妾自回去也罷。”祖師兩皆不能從命。那女子又曰:“扶又不可,回又不可,妾觀師父一表非俗,人物清俊,妾一時春心蕩漾,乞師②父濟妾一時之欲,妾自回家如何?”祖師聽罷,亦不答話,拔步自回。那女子顯出神通,趕至近前,將祖師一把扯住,用釘身法言曰:“奴今出乖露醜,到如落花有意,君何作流水無情?”祖師被女子纏住,自覺身中沉重,不能醒解。猛然思起腰中寶劍,即時取出拔起,那女子不見,祖師神複如舊,回入禪壇不題。
卻說妙樂天尊在雲端,每見祖師心神不動,巍然正氣。一日玉帝升殿。
妙樂天尊奏曰:“今有陛下一魂化身,複修成功,無毫發凡心,陛下當速差神將,引至天曹,著位領職。”玉帝聞奏大悅,即著東方青龍,南方赤龍,西方白龍,北方黑龍,中央黃龍,捧駕妙樂天尊領皆。再著西方太白金星捧印一顆,內篆“玉虛師相”四大字。再著卷廉將石穀執旗一把,下凡迎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