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生自是有情癡(2 / 3)

小玉不再想念,不再哀求,而是爆發出滿腔仇怨,怒斥李益,揚言死也要報仇。

小說的結局說到李益後來還是娶了盧氏,但夫妻生活並不美滿。李益總是懷疑妻妾有奸情,“大凡生所見婦人,輒加猜忌,至於三娶,率皆如初焉”。正應驗了小玉死前的誓言:“我死之後,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也與真實的有關李益多疑的性格相合。有人覺得以鬼祟來作結,使故事多了蛇足。但從另一方麵看,《霍小玉傳》沒有單純地正麵寫鬼魂出現,使故事的結局大抵較合情理,李益負心,心中有愧,小玉死前的誓言他不能無動於衷。再加上李益對小玉不能忘情,使他一生都生活在這個陰影之下,這種安排,反而使故事增加了悲劇氣氛。

你對於《霍小玉傳》的結局有什麼看法?

如果你是霍小玉,會不會詛咒李益的妻妾?

由《霍小玉傳》到《紫釵記》

中國古典文學的因襲性很強,很多著名的戲曲作品都取材於前代小說。明代湯顯祖的《紫釵記》便提取了《霍小玉傳》的精華,並將之鋪衍成五十三出,道盡悲歡離合的傳奇。

湯顯祖《紫釵記》大抵因襲於《霍小玉傳》,但加重了李益與小玉的愛情描寫。李霍二人都忠於愛情,但因盧太尉想招李益為婿,橫加阻撓,才使二人分隔。後得到俠客黃衫客的幫助,二人終於重圓,又逢聖旨頒下,惡人得報,取得大團圓結局。其後把小玉故事編成戲劇的還有很多,其中粵劇《紫釵記》由唐滌生編寫,濃縮改寫湯氏作品為八場,其中第八場“論理爭夫”更為獨創。結局改為由黃衫客教小玉戴鳳冠、披霞帔,以狀元李益妻子身份前往太尉府,據理爭夫。之後再由黃衫客以四王爺身份前來幫助,最後得以有情人終成眷屬。小玉在黃衫客的幫助下,顯示了自己柔中帶剛的本性,為自己的幸福走出勇敢的一步,這比湯顯祖改編時由皇上下詔來解決戲劇衝突更能突出人物性格。

小知識

“傳奇”之名始於唐人小說,宋元時期的南戲、雜劇、諸宮調,多取材於唐人小說,所以也可稱“傳奇”。明清時期,“傳奇”則專指長篇戲曲,以與篇幅短小的雜劇相區別。

唐滌生《紫釵記》在1957年由香港著名粵劇劇團仙鳳鳴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靚次伯等人擔任演出,大獲好評,至今仍是香港人喜愛的經典劇目。

你喜歡《霍小玉傳》還是《紫釵記》的結局?

2.明代的市井風情

同樣是愛情故事,明代白話小說“三言二拍”便與唐代傳奇有著很不同的風格。明代經濟發展,都會興起,市民生活日漸受到重視。小說所描寫的不再隻限於文采風流的上層文人的故事,市井小民、妓女、商人都成了小說的主角。

有情人終成眷屬——《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賣油郎獨占花魁》的主角是一名賣油的小商販,名叫秦重。他愛慕名妓花魁娘子辛瑤琴(又名美娘),把日常累積的散銀合成一錠,去會花魁。妓女的身份自然為人所看輕,但花魁所結交的都是王孫公子,賣油郎隻是販夫走卒,他想與花魁在一起,無疑是高攀。不過故事到了最後,花魁還是說:

“我有句心腹之言與你說,你休得推托。”秦重道:“小娘子若用得著小可時,就赴湯蹈火,亦所不辭,豈有推托之理。”美娘道:“我要嫁你。”秦重笑道:“小娘子就嫁一萬個,也還不數到小可頭上,休得取笑,枉自折了小可的食料。”美娘道:“這話實是真心,怎說取笑二字!”

賣油郎沒有萬貫家財,也不見得文采風流,何以花魁美娘願意嫁他?這裏麵有兩個細節不可忽視。

第一次是秦重以多年積來的金錢,要一會花魁,但正好花魁酒醉。

秦重想酒醉之人,必然怕冷,又不敢驚醒她。忽見欄杆上又放著一床大紅紵絲的錦被。輕輕地取下,蓋在美娘身上,把銀燈挑得亮亮的,取了這壺熱茶,脫鞋上床,挨在美娘身邊,左手抱著茶壺在懷,右手搭在美娘身上,眼也不敢閉一閉。

對於美娘,秦重是無限地愛惜,不因一見不易,美娘又醉酒而用強。到美娘半夜起來嘔吐,秦重用自己的衣衫接了,照看如故,到天亮時還不肯說美娘曾吐汙衣物的事實。

這一晚對美娘來說是不平凡的一晚,多少王孫巨富的財帛可能都不及一個知心可意的人的照顧。到日後再次麵對以財勢逼人的王孫公子時,小小的賣油郎,平凡的一晚反複出現在花魁娘子的記憶中,這一晚很可能成為美娘生命中閃閃發光的一段。

如果隻是這一次,美娘可能隻是偶爾記掛秦重,兩人還不見得就會走到一起。後來吳八公子的事,則使美娘堅定了決心。美娘被惡少吳八公子強行帶到船上陪酒,美娘不肯,吳八便“教狠仆拔去簪珥”,“吩咐移船到清波門外僻靜之處,將美娘繡鞋脫下,去其裹腳,露出一對金蓮,如兩條玉筍相似。教狠仆扶她上岸,罵道:‘小賤人!你有本事,自走回家,我卻沒人相送。’”又說:“你撒賴便怕你不成!就是死了,也隻費得我幾兩銀子,不為大事。”對於終日為王孫公子追捧的美娘來說,這段遭遇可說是巨大的恥辱。這時的美娘不禁想到“自己才貌兩全,隻為落於風塵,受此輕賤。平昔枉自結識許多王孫貴客,急切用他不著,受了這般淩辱”,“到此地位,看著村莊婦人,也勝我十二分。”這時秦重正好出現,“心中十分疼痛,亦為之流淚。袖中帶得有白綾汗巾一條,約有五尺多長,取出劈半扯開,奉與美娘裹腳,親手與她拭淚。又與她綰起青絲,再三把好言寬解。等待美娘哭定,忙去喚個暖轎,請美娘坐了,自己步送,直到王九媽家。”對於美娘來說,千金已不足取,這樣愛惜自己的人才是終身之靠,所以有從良之舉。

小知識

古典小說往往通過人物的姓名展示情節或指示人物性格。如《紅樓夢》中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四姐妹便以“元迎探惜”諧音了“原應歎惜”,展示了紅顏薄命的命運。又如《金瓶梅》中遊守、郝賢,正諧音“遊手好閑”,果然是兩個無聊的幫閑客。

賣油郎名秦重,正諧音寓意“情重”、“情種”,賣油郎和花魁可以打破身份的限製,最終走到一起,正是因為情之所重。

愛情與麵包,你會選哪一樣?

如果你是美娘,你會怎樣選擇?

癡心女子負心漢——《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同樣是妓女從良的故事,《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便沒有花魁娘子和賣油郎的美滿結局。

故事梗概

太學生李甲遇到名妓杜十娘,兩情相悅。杜十娘是久曆風塵的妓女,她結交過無數王孫巨賈,但唯獨看上俊秀謹厚的公子李甲。李甲久戀名妓,行囊漸虛,為鴇母所逐。十娘與鴇母講定三百兩銀的贖身錢,以十日為限,如不能贖身,兩人便要分離。十娘要求公子向親友借貸,幾經辛苦,得到友人柳遇春的幫助,終於可以湊足三百兩之數。十娘兌銀從良,院中姐妹送別時交來一個描金箱子。李甲擔心歸家不為嚴父所容,杜十娘便與李甲泛舟吳越,徐徐圖之。公子與十娘一起南下,到了瓜洲。一晚開戶賞月,輕歌怡情,被鄰船的輕薄少年富商孫富所窺。孫富覬覦十娘美貌,邀公子到酒樓小酌,巧言讒說,謀以千金換取十娘。李甲為說辭所動,果聽其言。十娘聽到此消息,壓抑心中悲意,答允轉嫁孫富。及至孫富交錢要人,十娘在眾人麵前打開那個描金箱子。原來其中藏有百寶萬金,都是十娘平時所蓄。千金易得,真情難求。十娘萬念俱灰之下怒沉百寶箱,複跳入江中自盡。李甲朝夕愧悔,鬱成狂疾,終身不愈。孫富則受驚得病。其後百寶箱為柳遇春撈得。

小知識

馮夢龍有《情史》一書,又名《情史類略》、《情天寶鑒》,題“江南詹詹外史”輯,一般相信是馮夢龍所作。全書共八百七十餘篇,始於“情貞”、“情緣”、“情私”,終以“情跡”,其中保留了一些明代的市井傳聞,成為後世小說戲曲的重要素材。如《杜十娘》的故事原載宋懋澄《九侖集》,即歸入《情史》“情仇類”,後來才由此鋪衍成膾炙人口的小說故事。

懸念與伏筆

小說要引人入勝,懸念與伏筆都是不可或缺的技法。《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百寶箱的秘密便充分運用了這種技法。十娘為以後的生活籌謀日久,積藏了巨額的珍寶,但她並沒有一開始就拿來贖身。百寶箱第一次出現是在十娘與公子快要離開京城的時候,這時由杜十娘的好姐妹謝月朗和徐素素送來一個箱子,“封鎖甚固,正不知什麼東東在裏麵;十娘也不開看,也不推辭,但殷勤作謝而已”。這已為故事提供一個懸念,裏麵到底有什麼?及至十娘與公子踏上旅途,公子已囊空如洗。十娘這時又安慰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