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淩晨,當東山島上的村莊還在寂靜夜色裏沉睡的時候,戰士們就整裝待發,迅速進入了公雲山高地。
指揮員細致地檢查了兵力的配備和火力的布置,戰士們又一次撫摸著帶在自己手裏的武器,大家滿懷勝利信心,決心痛擊來犯的敵人。
從16日9時開始,國民黨軍隊在炮火的掩護下,開始向公雲山高地發起了連續不斷的瘋狂進攻,敵人如惡狼一般衝上來。
當敵人剛剛靠近公雲山高地的時候,遇到了解放軍戰士們密集的子彈和手榴彈,敵人紛紛倒地,剩下的是抱頭鼠竄,連哭帶叫地滾下山去。
敵人後來的幾次衝鋒也都被打垮了。
當時,二連六班的陣地在公雲山高地西部左邊的山腰間,那是戰鬥最激烈的一個地方,敵人對這裏的進攻一直就沒有停止過。
在敵人輪番轟炸下,副班長江順珍受重傷,戰士王旺炎接過副班長的機槍繼續掃射,把爬上來的敵人又打下去。
槍管打得燙手,王旺炎就脫下鞋子墊著繼續打。後來,王旺炎也被敵人的子彈打中了。這顆罪惡的子彈穿透了他的腰,鮮血流了大半個身子。
在此刻,王旺炎深深明白,現在六班的戰士,一個人要對付10多個敵人,少一個人就少一份力量和信心。於是,他簡單地包紮了傷口,繼續堅持戰鬥。
勇敢的六班戰士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敵人的進攻,讓大批敵人命喪黃泉。
這時,陣地上突然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兄弟部隊打得真漂亮,敵人傘兵一下就給我們殲滅啦!
聽到這個好消息後,戰士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紛紛表示:
我們也一定要把敵人釘在這裏,最後殲滅他們!
到7月16日黃昏的時候,公雲山上的戰鬥進行得更加激烈,高地周圍的交通壕被敵人占領和控製了,山地的周圍一片狼煙滾滾,敵人趁機開始從山的正麵和側後爬上山來。
戰士們知道堅持到最後才有勝利的希望,他們利用戰鬥空隙不斷地從戰場上搜集子彈,有的把六○迫擊炮的炮彈保險針拔掉來代替手榴彈。
受傷的解放軍戰士繼續堅持作戰,文化教員、炊事員也一起抗擊敵人,衝殺在前,而敵人在二連戰士麵前如嚇破膽的老鼠一樣,雖然一波又一波地進攻,但心裏卻非常害怕,總是被打退了回去。
就在這個時候,在公雲山上的二連陣地上來了援軍,兄弟部隊十二連火速趕到這裏,團指揮所調來的火炮排也到達二連陣地。
援軍的到來大大地鼓舞了二連戰士們的信心,也大大增加了堅守公雲山高地的力量,幾支部隊協同作戰,共同阻擊敵人。
敵人當天幾次瘋狂的進攻,都被勇敢的解放軍戰士打退了。
公雲山高地,就像銅牆鐵壁一樣,使瘋狂的敵人不能前進一步。
在公雲山的戰士們,克服了彈藥缺乏和吃不上飯、喝不上水的困難,同三麵圍攻的1000多國民黨軍奮戰將近30個小時。在增援部隊的支援下,擊退國民黨軍多次進攻和偷襲,殲滅400餘人,終於守住了陣地,為取得戰鬥的最後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戰後,全連有兩人立一等功,13人立二等功,69人立三等功。
1953年8月7日,福建軍區授予該連“東山戰鬥守備一等功臣連”的光榮稱號。陳毅時刻關注戰況發展
1951年3月中旬,陳毅率工作組赴閩視察,檢查戰備和海防工作。5月,福建省海防工作委員會成立,葉飛兼主任。福建省委、省政府、省軍區經常召開會議,研究和部署海防工作。
東山島的這次即將發生的戰役,無時不在牽動著陳毅的心。作為久經沙場的元帥,陳毅非常清楚這次戰役的重大意義。
當時,陳毅在上海不知道戰鬥的具體情況,十分著急。為了獲得前線最新的作戰情況,陳毅一直與葉飛保持著通話聯絡,並及時上報中央。
在前麵我們知道,守島部隊電話總機所在的村子被敵人占領後,由於國民黨部隊手下“留情”,竟忘了切斷解放軍聯絡用的電話線。
東山島依然和福建軍區保持著密切的聯係,使得葉飛能及時了解前方的戰事,更便於指揮。
電話線的安然無恙保證了在激烈的戰鬥中,葉飛能與守島的遊梅耀團長通話,陳毅和葉飛的直接指示極大地鼓舞了戰士們。
這個時候,在葉飛所在的指揮部裏,電話鈴又驟然響起。
電話是遠在上海的陳毅打來的,他對東山島的情況十分關切。
陳毅第一句話就說:“葉飛啊,全國人民都在看著你們呐,無論如何要打贏這一仗!”
聽著這濃重而親切的四川口音,葉飛心頭一熱。他激動地對著話筒大聲說:“陳總請放心,我們一定打贏這一仗!不會辜負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期待!”
戰役開始之後的16日午後,東山島除公雲山、牛犢山、王爹山三個主峰和八尺門渡口共約三四平方公裏的重要地方仍在解放軍的控製之外,其餘地方都被敵人占領了。
麵對這一點“勝利成績”,驕傲自滿的胡璉以為馬上就可以完成占領東山島,於是就迫不及待地向台灣報告,說自己已奪占了東山島。
台灣方麵以為真的如胡璉說的那樣占領了東山島,個個顯得異常興奮,馬上開始慶祝,吹噓“反攻大陸的序幕已經拉開”,“東山島大捷”,“東山島已取得決定性勝利”等等。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當時,堅守某高地的解放軍戰士,在敵人三麵包圍的情況下臨危不懼,僅憑7個土木堡,200多米長的塹壕和長不足100米的土坑道,就已打退了國民黨軍的多次衝鋒。
堅守牛犢山主陣地的公安八十團五連、六連互相配合,當敵人一度奪取前沿部分表麵陣地後,他們迅速組織力量反擊,奪回陣地,爾後又打退敵人一個營的5次衝擊,斃敵200餘人。
進攻王爹山主陣地的國民黨軍,也始終未能突破核心陣地。
陳毅獲悉敵人吹噓勝利的消息後,馬上給葉飛打電話詢問真實的情況:“敵人電台已經廣播了,我最關心的還是八尺門,那邊情況怎麼樣?”
葉飛回答:“仗打得很激烈很艱巨,水兵連犧牲很大,但還在堅持,不過,增援部隊快到了!”
陳毅的話字字砸坑:“你命令最先增援的二七二團,哪怕拚得隻剩一個人,也要渡過去,八尺門必須在我們手中!” 當駐漳浦舊鎮的二七二團團長鄭克誠率部以十萬火急的速度趕到八尺門的對岸時,便即刻渡海與水兵連會合,並迅速向敵傘兵發起猛烈地反攻,敵傘兵難以招架,非死即俘。 後來,曾參與“東山戰役”的敵傘兵隨隊攝影師回憶說:7月16日3時不到,他和他的同伴就被叫醒,用過簡單的早點後便匆匆上路,乘卡車由龍潭向新竹空軍基地進發。抵達時,22架C-46運輸機已升火待發,每架都裝載30名傘兵和武器配備。可是還沒起飛,就有兩架飛機的發動機發生故障,一架起火,另一架升空後不得不折回,機上的傘兵無法行動,引來一陣咒罵。飛機升空後,預計飛行1小時45分鍾後抵達東山上空,時間是6時到6時15分。
在飛行途中,有位駕駛員發現風高夜黑,生怕被擊中,沒等傘兵跳傘就急忙掉頭。這位駕駛員降落後,立即受到懲罰。
東山之役,尚未出師,已有兩樁不利,實非好兆頭。果然,由於空降位置錯誤,島上岸邊的潮汐計算有誤,這些傘兵非但沒有派上用場,結果是損兵折將,死了200多人。
葉飛將這一戰況及時向陳毅通報:“敵傘兵垮了,八尺門已安然無恙。”
時刻關注戰況、一天一夜未睡的陳毅在電話裏爽朗大笑:“好哇,這下龜兒子就沒得咒念了!”
東山島戰鬥是國共兩軍在大陸的最後一次大規模作戰。此後,蔣介石雖然天天叫嚷“反攻大陸”,但終究沒敢派出成建製的部隊登陸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