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酒店工會委員會上,我應工會主席邀約講話。酒店工會有非常出色的工作表現,講話中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深深表示了謝意。接著圍繞“人的長處、短處及其發揮”的問題,和與會的工會委員朋友進行了交流。
人都有長處和短處。
如果長處經常得以發揮,則此人顯得優點就多,甚至是完美無缺。
如果短處經常得以發揮,則此人顯得缺點就多,甚至於一無是處。
比如盲人,如果讓其做不與眼睛相關的工作,則其可能做得很好,甚至成為名家大師,比如音樂家阿炳、按摩大家XX;如果讓其做與眼睛相關的工作,則其必然難以有成。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就是一種最糟的狀況。這一狀況的最終結果隻有死路一條。盲人想死嗎?不想死,但是,這樣走下去他必死無疑。
出路有嗎?有。一叫揚長避短,一叫揚長補短。
盲人不做用眼睛的工作,叫揚長避短。
盲人與眼好的瘸子結伴叫揚長補短。
對於短處,能避最好,避不了就補。
即使避短、補短都難,最起碼不要讓走向死路的全部不利條件同時具備。比如,盲人不騎瞎馬(馬可識途),或不在夜半(則可能有人提醒),或不臨深池,隻要有一條不具備,就不至於立即陷入絕境。
在座的都是工會領導人,也是部門負責人。大家做好部門領導人,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員工“知人善任”。
“知人”就是了解部下的長處和短處。
“善任”就是對部下最好的使用。即用人之長,給人創造長處得以發揮的環境條件。
“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和基礎,不“知人”不可能“善任”。
“善任”是“知人”的發展和目的,隻有“善任”了,“知人”才真正有意義。但“知人”也不一定“善任”。如果條件實在不允許那是有情可原。如果是故意,那就是穿小鞋。條件不允許可以理解,穿小鞋沒有必要。
部下的工作成績集中起來最終還是領導者的成績,下級發揮得好,上級才更有成績。人有的時候也有一種擔心,怕部下發揮得好給自己造成威脅。實踐之中會有這樣的情況,但同時也有另外的一麵。下級發揮得越好,越說明上級“知人善任”,集中起來顯示上級的成績也越大。這是上下級的雙贏。所以“知人善任”的領導是大聰明的人,是高明的人,也是好人!
所以,要想部門工作成績更大,就要設法為每位部下創造其長處能夠得以更好發揮的環境條件。
由於一個人的個人精力總是有限的,所以,有所能,則必有所不能。反之,也一樣。即由於有所不能,而必有所能。因而,不要嫉妒人有優點,不要嫌棄人有缺點。
部下犯了錯誤,僅僅是他的短處被發揮了所致。
所以,不必大驚小怪。
因之,部下犯了錯誤,在批評部下的同時,作為領導者,也要反思一下,是否有為部下提供的發揮條件不對路的原因,即我們作為領導者的原因。
與盲人相比,每位正常人都會因為自己的正常而驕傲。
其實,對於每個人來說,麵對個人未來的前途命運,都是盲人。
由於身體盲人免於視覺上的精力耗費,而致其他功能上的精力更加集中而形成特殊優勢。而非身體盲人反倒比身體盲人多用了視覺耗費,使精力相對分散。不少非身體盲人樣樣能通,樣樣稀鬆,反倒不如身體盲人所具有的特殊優勢。身體盲人正是因為有所不能,才有所更能。
還有一種說法是“扶上馬,送一程”。這是送者為騎者創造好的工作環境的典型。
所以,我們要變“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為“扶上馬,送一程”,就能爭取更好的效果。我希望,也相信各位,願意,也能夠做到這一點,願意,也能夠成為一位高明的管理者,一位好的管理者,一位高明的人,一位好人!
管理行為,凝成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影響管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