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學校友Z,後來是一位非常有思想有個性的老師,今天在一起聊得很開心。其對酒店的事很有興趣。後來發現,其對酒店管理的興趣,主要源於對於社會的興趣。今天,在一起討論的問題非常廣泛,也挺有意思。
領導與權威。
領導既要有權威,又要沒權威。需要有權威的時候有權威,需要沒權威的時候沒權威。
思想與經濟基礎。
思想屬於上層建築,受經濟基礎決定。所以在借鑒思想家的思想的時候,有必要注意其思想形成當時的經濟基礎與借鑒時候現實經濟基礎之間的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對於借鑒的影響。
個人強勢業務能力和突出表現能夠被認可的狀況:
一個人,在水平較高,心胸較寬的領導手下做事,本事越大,發揮越好,則該人貢獻越大,越會被認可,越會被重用。領導會覺得該人是自己的好幫手。一個人,在水平較低,心胸較窄的領導手下做事,本事越大,發揮越好,則該人麻煩越多,越不會被認可,更不會被重用。領導會覺著該人是自己的威脅。
個人曆史與生存發展。
向前看,是人們強調的一個很有用的觀點。但是,實際上,人是在個人曆史的陰影中生存發展的。人的生存發展,主要是靠自己的經曆和經驗,即使借鑒知識,借鑒曆史或借鑒別人的經驗,也是通過自身的經曆、經驗分析判斷,先得到自己經曆經驗檢驗認可以後,覺得可以借鑒的時候才會去借鑒。即是說,由自己的經曆經驗來決定是否借鑒,怎樣借鑒。“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因噎廢食”都是這方麵的典型表現。一般人雖然不會嚴重到如此程度,但是“蛇咬”和“噎食”的教訓會終生不忘。再如,有一段受苦的經曆會養成終生節儉的習慣;從小感受父母、家庭艱難會生發感恩孝敬之心;在最困難的時候受助於人會激發個人的仁愛之意;在少些以利益為目的的交往相處中自然形成很深的友誼情感;在缺乏關心愛護的經曆中養成比較冷漠的性格;在反複的打擊惡遇中形成仇恨、報複心理……如此等等,既是人生經曆的力量和結果,也是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有話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的形成,除了遺傳以外,人的經曆特別是早年經曆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也說明人是在個人曆史的陰影中生存發展的。所以,人不僅要向前看,也要向後看;為了向前看而必須向後看;不向後看則不可能向前看;想避開向後看的向前看是天方夜譚、自欺欺人;正確的向後看有利於向前看。
Z說起自己一個感覺,覺得在他的同學當中,老年的這一代中的優秀者中,很難有子女後來居上。問我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所謂優秀,一是說個人的水平和能力,二是說個人的成果和業績。這兩者有正相關關係,但不是絕對相等。一般講優秀是說業績好,業績是本事、機會、關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共同因素的結合狀況是可遇不可求的。
人是自然辯證法的實踐者。父輩業績好則家庭日子好,孩子容易被嬌慣,不利於成器。盡管人都懂這個道理,但是很難有人願意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因為他們往往有一種想法:自己受過的罪不能讓孩子再受。
我在這方麵的經曆是,自己年輕的時候對於孩子所寄希望大,要求高,管教嚴。現在是:想得開(在目標上,能達到怎樣的程度就達到怎樣的程度),看得開(在效果上,不求最好,但望長進;不怕犯錯誤,隻要不消極),放得開(凡事主要是自己拿主意)。
“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如果不一心,則“三個和尚沒水吃”。
關於“三人”的說法很多,把下麵兩條放到一起就很有意思。
一個說法是“三個和尚沒水吃”。
另一個說法是“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三人為伍,即為集體。關於三人的說法也是關於集體的說法。
上述兩種說法都是講形成集體合力的難易程度的。“三個和尚沒水吃”意在提示形不成合力容易;“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意在提示形成合力難。實際都說明要形成集體合力非常不容易。
上述兩種說法,也都是表明形成集體合力的效果的。一個是從反麵說,形不成合力就陷入困境,沒有水吃。另一個是從正麵說,形成合力就黃土變金,水吃不盡。
改變事物的狀態不容易,改變事物的性質更難。如果三人一條心做到了,就能使黃土變為黃金,就能改變事物性質,就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達到一般情況下達不到的效果。但是,事實上黃土變成黃金是不可能的。以此為喻,意在說明形成合力,是多麼的重要,又是多麼的困難。既然太難了,就不必苛求,改變不了性質就改變狀態,那就求大同存小異,就基本一條心吧,變不了金變成銀,變不了銀變成鐵,變不成鐵變成器,總比不變強。
能滿足者為富有;能退讓者受尊重;能受勸者有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