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剿匪大軍兵分兩路,取道深山密林、雪原戈壁,日夜兼程,向叛匪巢穴大、小紅柳峽奔襲,出其不意地突入土匪集中地。匪徒們頓時亂成一團,丟下大批屍體,紛紛四散逃命,僅烏斯滿和少數頭目僥幸逃脫。

在天山高峰天格爾大阪之下,另一股叛匪頭子烏拉孜拜(哈薩克族),也在綏來、景化、昌吉等地,裹脅1萬多牧民叛亂。烏斯滿向北塔山地區逃竄被人民解放軍阻擊後,企圖通過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逃天格爾大阪,與烏拉孜拜彙合,進行反撲。

為了粉碎敵人陰謀,人民解放軍剿匪部隊勇猛追擊,嚴密封鎖。同時,又及時打響了天格爾大阪的圍殲戰,殲滅叛匪大部,僅匪首烏拉孜拜帶20餘騎南逃。

而在3月26日,第十六師第四十六團第二連,由副營長胡青山帶領進駐伊吾,與主力部隊相距100公裏。在主力進剿騎兵第七師叛亂時,二連突然被堯樂博斯匪幫包圍。

敵人破壞了交通,切斷了電話線,使二連完全斷絕了與外界的聯係。二連孤軍與匪徒們作戰,英勇地堅守伊吾40天,擊退敵人7次大規模的進攻,斃匪53人。直至5月7日始與東進部隊會師,完成了保衛伊吾的光榮任務。

5月19日,彭德懷司令員來電嘉獎二連,後又授予其“鋼鐵二連”光榮稱號,授予胡青山“戰鬥英雄”稱號。

在剿匪戰鬥中,解放軍部隊吃盡了苦,進軍紅柳峽,翻越冰大阪,奇襲北塔山,在人跡罕至無水無草的500裏的戈壁上追擊叛匪,戰勝重重困難,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對敵人窮追猛打,認真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實行軍事清剿和政治瓦解相結合的方針,執行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受獎、區別對待的政策,團結人民,打擊敵人,取得了剿匪鬥爭的勝利。

6月15日,新疆軍區發布剿匪戰報,宣布新疆剿匪部隊自3月份東西路圍剿烏斯滿、堯樂博斯殘餘股匪後,西線騎兵已沿北塔山一帶向西清剿烏斯滿殘餘匪徒;東線部隊兵分三路追擊南竄的堯樂博斯殘餘匪徒,並在黑山頭以東掃清了曾在七角井一帶進行破壞活動的哈巴斯股匪。

6月20日,新疆軍區再次發布戰報,宣布剿匪部隊自3月5日以來,經過兩個多月的剿匪鬥爭,大部分匪徒已被擊潰,剿匪鬥爭取得重大勝利。

由新疆逃至甘肅敦煌、安西一帶的烏斯滿、堯樂博斯等少數殘匪,經新疆、甘肅部隊聯合清剿,於11月全部被人民解放軍殲滅。參加叛亂的國民黨起義軍官馬占林(副師長)被俘,烏斯滿於1952年2月在甘肅被捕獲,賈尼木漢、烏拉孜拜亦先後就擒,僅堯樂博斯隻身逃往台灣。

剿匪運動維護了新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為當地老百姓除去了一大禍害,也為和平建設新疆掃清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