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革命的一條重要的曆史經驗:革命鬥爭要取得勝利,一定要有正確的理論指導。一百多年來的革命運動和進步鬥爭可歌可泣,包括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盡管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製製度,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命運。這裏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找到觀察和改變國家命運的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是作為中國社會先進生產力實現者的無產階級的先鋒隊而誕生的。它用先進的思想理論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中國革命的麵貌煥然一新。
但是,指導革命的正確理論,從來不能搞照抄照搬一類。曆史實踐證明,不僅維新改良主義不能救中國,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不能救中國,而且就是有馬列主義,如果將馬列主義教條化,同樣也不能救中國。隻有把馬列主義的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情況相結合的理論,才能成為拯救中國、奪取革命勝利、引導革命事業發展的法寶。
我們國家經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相當落後。在這樣的國度裏,不僅進行革命比馬克思主義本本上講的困難得多、複雜得多,而且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情況結合得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沒有現成的經驗,隻能在實踐中苦苦地求索。黨的早期領袖和革命家陳獨秀、李大釗、瞿秋白、蔡和森、鄧中夏、惲代英等都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並用它探討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做出了多方麵的重要貢獻,可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先驅。
毛澤東自投身中國革命之日起,就致力於研究中國實際。他早年不外出留學,這是一個重要考慮。在確立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後,他非常注重獨立思考。他的一些個人特質,使他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方麵,能取得更為卓越的成就。比如,他出身農民家庭,與中國農民的天然聯係,有利於他更能準確地把握中國革命的特點;他具有極高的領悟能力,有利於他更能準確地把握馬列理論的精神實質;他求知欲極強,通融古今,為他更突出地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民族化奠定了深厚的學問基礎;他注重社會實際調查,對他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奠定了紮實的實踐基礎。黨經過20世紀20年代後期30年代前期的嚴重挫折後,選擇毛澤東作為黨的主要領袖。全黨經過對黨領導的革命勝利和挫折的反複比較,經過延安整風提高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最終形成共識,在黨的七大確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這是我們黨創立的第一個偉大思想理論。它既是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優秀典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又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特有的、完整的關於中國人民革命建國的正確理論”。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黨不僅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而且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製度,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偉大革命。
黨的兩個《曆史決議》都對毛澤東思想作了高度評價。毛澤東思想根據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一係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是一個比較完備的科學體係。它包括黨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正確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政策;體現革命戰爭、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的寶貴經驗;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學科領域,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民族、軍事和國際問題等諸多內容,涵蓋治黨治國治軍、應對內政外交國防各個方麵,創造性地回答了中國如何革命、奪取革命勝利和實現革命轉變,走向社會主義的一係列根本問題,標誌著黨對中國社會發展規律和革命發展規律的認識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光輝典範,實現了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曆史性飛躍。黨以後所創立的偉大理論成果,都與它一脈相承,是對它的繼承和發展。十六大仍將它作為指引黨前進的一麵偉大旗幟。
毛澤東思想作為繼續指引黨前進的指導思想,無疑是就其整體而言的。但是,它既然具有多方麵的內容,那麼它同任何思想理論一樣,就會有基本的和非基本的層次,有長遠起作用和非長遠起作用的內容,有更為重大理論價值和次重大理論價值的思想觀點。從對黨的曆史發生的巨大作用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偉大貢獻來看,從黨在新世紀肩負的曆史重任來看,有這樣幾點需要更加強調:
一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根本原則。盡管黨從創立之始,就在努力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前述那些理論先驅在這方麵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將這個原則在革命實踐中運用得最卓越、貢獻最大,並在理論上明確指出、不斷強調,諄諄教育全黨的是毛澤東。因此,黨的七大對毛澤東思想的一個定義,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思想。毛澤東在最初講“相結合”這個原則時,是強調兩個方麵:既強調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又強調要將豐富的中國革命實踐經驗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即是雙向結合、互動的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毛澤東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之後,在論述這個原則時,又進一步強調:馬列主義理論不僅要與革命實踐相結合,還要與建設實踐相結合。這以後黨的文獻的表述,就更多地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這個表述具有更加普遍的意義。實踐證明:凡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個原則時,革命、建設和改革就取得勝利,獲得成功;反之,就發生失誤,遭受挫折。因此,毛澤東思想的這條根本原則,是黨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堅定不移地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