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毛澤東》是一部有著獨特邏輯結構的著作。作者以倡導毛澤東研究方法的不斷創新為宗旨,以重新認識毛澤東為主線,分四卷二十二章對毛澤東研究中的一些熱點、難點、重點問題闡發了自己獨到的看法。“卷一”是“新維度:毛澤東哲學再認識”,對毛澤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毛澤東哲學與實踐唯物主義、毛澤東哲學與儒家中庸思想、毛澤東的一元真理觀、毛澤東的政治意識觀、毛澤東的個性觀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還把價值學維度引入《實踐論》《矛盾論》研究,並站在新高度總結了毛澤東倡導的人民群眾學哲學用哲學活動的經驗教訓。“卷二”是“新反思:晚年毛澤東再研究”,著力探討了毛澤東晚年探索中的某些重大問題,對晚年毛澤東的社會主義理想模式、晚年毛澤東意識形態領域階級鬥爭觀、晚年毛澤東改造哲學體係的基本思路、晚年毛澤東關於人民主體地位實質化的基本思路等問題進行了再認識。“卷三”是“新思路:毛澤東鄧小平之比較”,對毛澤東鄧小平比較研究的曆史、現狀及趨勢進行了反思,還重點就毛澤東鄧小平社會發展理論的哲學前提、社會發展戰略目標構想以及社會發展道路理論進行了比較研究的嚐試。“卷四”是“新視野:建構‘毛澤東學’”,對毛澤東學建構中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這部著作的體係編排反映了作者毛澤東研究的心路曆程。作者的毛澤東研究是從毛澤東哲學開始的。1989年在寫作《中國當代哲學》一書時,產生了研究晚年毛澤東的濃厚興趣,遂把碩士畢業論文的題目確定為“論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1993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一書,可以算是作者對晚年毛澤東研究的代表作。晚年毛澤東的研究不可能不聯係到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所以,從1993年以後開始了毛澤東鄧小平的比較研究,1995年國家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毛澤東鄧小平社會主義思想比較研究”給了我們課題組(作者是該課題組重要成員),使作者的這一研究更加係統化。多年的毛澤東研究使作者覺得有必要進行毛澤東學基礎理論的思考。因此,從1995年開始,建構毛澤東學體係的問題也一直是他學術研究的興奮點。《重新認識毛澤東》一書中的二十二章內容,實際上是作者在近10年來所寫文章的集合,基本上是作者近10年來心路曆程的邏輯體現。當然,該書內容的排列順序並不完全反映寫作時間的先後,而是根據邏輯體係的需要進行了必要的重新安排,但在總體上反映了作者毛澤東研究的思維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