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金鑾殿孫臏來朝 演武場龐涓敗陣(1 / 2)

卻說徐甲一路去,淚如泉湧。及行到雲夢山謁見鬼穀,鬼穀道:“先生連來三次,又要說什麼?”徐甲哭道:“仙師,某知孫先生真死,不想我主聽信龐涓之言,說孫先生未死,仙師不肯放他下山。如今將我滿門家屬百餘口,通拿來監禁南牢,特著某又來,再若宣不得孫先生下山,要將我全家殺戮,某亦淩遲處死。我想一個人死了,難道又活得來?某之一死,必不能免。仙師可借碗蔬飯,待某到孫先生墓前開讀詔書,獻上羹飯,從頭哭訴一番,好教孫先生陰靈知道,某即自盡,死亦瞑目。”

鬼穀笑道:“先生不可如此短見也。叫道童拿蔬飯相陪前去,我隨後就來。”道童拿蔬飯同徐甲來到孫臏墓前,徐甲擺下香案,獻上羹飯,就把詔書開讀。

詔曰:堯舜至聖,非得賢臣何由輔翊?湯武至德,若無英賢曷能致治?孤當七雄之世,慕賢若渴。聞孫先生韜略布陣,無所不通,遣臣徐甲,奉請來朝,同扶社稷,為孤股肱。勿辜朕意。

徐甲讀罷詔書,高聲道:“孫先生!某乃徐甲,奉魏王旨意,來聘先生,上山已經三次。被讒臣龐涓奏我不用心,將我家屬百餘口盡關南牢,死在旦夕,望先生陰靈空中鑒察。”說罷,放聲大哭不住。

孫臏在墓中,聽見徐甲哭得苦楚,暗想:“他家百餘口為我一人死於非命,想我到魏邦去亦無害於事,何苦害他一家。”遂用兩腳把石門蹬開,走將出來。徐甲見了,又驚又喜,驚的是死的人怎麼會活?喜的是就活了不怕他又死,好同下山見主,一家性命安然無事。

那孫臏出墓來,叫道:“徐先生,難為你連來三次。我實不欲下山,恐累你一家受死,故此出來。”徐甲聞言,心歡意喜。隻見鬼穀走來叫道:“徒弟,你怎違吾魘鎮法術!百日之災不肯忍耐,如今反惹下千日之災了。你此一去,必遭刖足之禍。”孫臏驚道:“師父可救得弟子麼?”鬼欲搖頭道:“我難救你!此乃天數,絕躲不過。我今與你聚神鏡一麵,一應神煞俱在鏡內。你可秘密地藏在身上,待掌權之日,臨陣將此出用,凡百兵馬,隨心所欲。我尚有一木盒一發與你,如遇急難,打開來看。一過此災,即掌兵權,受封將相。那時方是你用兵的時節。”孫臏接了兩般物件,藏在身邊,登時拜別師父,與徐甲同下山來。

行了數日,已到宜梁城,兩人同見魏王。魏王大喜道:“久仰先生盛名,願欲一見。為何連聘三次始得相見?”孫臏道:“臣非屢召不至,因臣命犯災厄,鬼穀師父用魘鎮法術,於墓中暫時躲避,後徐甲在墓前哭訴苦楚,欲行自盡,臣心不安,因此不顧生死遂同下山,望乞赦罪。”一旁閃過龐涓,與孫臏相見,各道契闊之情。

魏王即時釋放徐甲家屬還家,並升他官。又問龐涓:“孫臏今來,授他什麼官職?”龐涓道:“他今日初到國中,未見奇謀,豈可便授官職?演武場有三萬禦營軍士,弓馬未熟,武藝未精,且把孫臏封為禦營團練使,操練軍士。待弓馬熟嫻,武藝精通,那時加官授職未遲。”魏王準奏,即封孫臏為禦營團練使。孫臏謝恩。

當下魏王朝散,鄭安平、朱亥、徐甲、侯嬰等上馬同行,一路議論說:“三番五次請得孫臏下山,朝廷聽了龐涓之言,將他封為團練官。我們明日早朝一齊合奏,令駕到演武場看孫臏與龐涓鬥陣。孫臏得勝龐涓,還要加官與他;龐涓若勝孫臏,隻這駙馬之職盡夠了。”眾官議定回去。

次早,魏王設朝,眾官高呼拜畢,鄭安平、朱亥、徐甲、侯嬰等向前奏道:“我王三次才召得孫臏下山,當授其高官顯爵,使孫臏得展胸中才學。今封為團練使,明日聞於外邦,隻說我王輕賢慢士,縱有高人,誰肯再來?臣等今日請我王禦駕到演武場,看孫臏與龐涓各擺陣勢,若是認得的,賞其厚祿,加其大官,若是認不得的,罰其俸祿,以濟軍需。此乃賞罰大公,即使外邦,無有言說。亦惟我主參詳。”魏王準奏,即傳旨:令文武官員,隨寡人到演武場觀孫、龐鬥陣。

不片時,魏王駕到演武場,對孫臏道:“寡人聞先生精於武略,今日特求先生把新奇陣勢擺與寡人先看。”孫臏領旨,下堂上馬,手執令旗,馬上一招,軍隊排開,按定方位。魏王吩咐龐涓:“你去看一看是什麼陣?”

龐涓上馬來到陣前,低聲問孫臏道:“大哥,你擺的是什麼陣?”孫臏悄悄地對龐涓道:“兄弟,你不認得?是‘五虎靠山陣’。”龐涓聽了,走到魏王麵前奏道:“這陣臣曾擺過,名為‘五虎靠山陣’。”

魏王召孫臏吩咐道:“你把別樣陣再擺與寡人看。”孫臏到陣前,把令旗一展,散了五虎靠山陣,重新把令旗一招,別整軍伍,換了個陣。魏王喚龐涓再去看來。龐涓又到陳前,低聲問道:“大哥,這是什麼陣?”孫臏道:“這陣名為‘一字長蛇陣’。”龐涓上前上奏魏王道:“臣觀此陣,淺而易見,家下小廝通會擺得,名為‘一字長蛇陣’。”

魏王不快活起來,叫侯嬰:“你快去對孫臏說,把好陣勢擺來。”侯嬰領旨,至陣前對孫臏道:“先生,我王著你擺個好陣。先前‘五虎靠山陣’,龐涓說他曾擺過的陣,後來‘一字長蛇陣’,龐涓說他家小廝通會擺得。我王大不快活,要你把好陣勢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