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口糧安排問題。各地在抓生產、抓糧食征購的同時,都注意抓了農村口糧的安排工作。截止去年12月底統計,有20551個生產隊(其中缺糧隊是2200多個)已經安排接上新糧,占全省生產隊總數的80%。尚有20%的生產隊正在進行安排。目前口糧安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進展不平衡。有些地區抓得早,抓得緊,進展較快;有些地區卻顯得緩慢。大荔、彬縣、興平、鹹陽和榆林專區已經全部完成。西安市、漢中專區和渭南、三原等地,隻安排好50%……60%。周至、韓城也有30%多的隊,才進行安排。
(二)有些地區對瞞產、私分摸得不清,對產量摸得不實,對分配和口糧安排以及餘缺平衡情況,掌握的比較差。底子不清,心中無數。
(三)個別地方對口糧安排工作,思想上未引起足夠重視,工作不夠深入,沒有逐隊、逐食堂、逐戶進行安排;已經安排了的,還有不紮實的現象。如有些生產隊隻算了產、購、留的大賬,認為沒有問題,就算作安排好了。
省委認為,當前應再強調指出,必須把安排好農村口糧當做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集中力量,抓緊做好:
(一)各級黨委必須由主管書記掛帥,全黨動員,組織必要力量,深入下去,對正在安排或沒有安排的,要抓緊進行安排;對已經安排好的,要逐社、逐隊、逐食堂、逐戶地進行一次認真的複查,務須在春節以前,統統安排妥切。特別是對於遭災地區的口糧安排,更要仔細的進行工作。缺糧問題解決的辦法,主要是在開展節約用糧的基礎上,在縣內、社內進行等價交換的餘缺調劑。最近有一種情緒,就是把希望主要寄托在向省上要指標,這種思想如不克服,就會妨礙做更紮實的工作。問題主要靠自己來解決,隻有在做了紮紮實實的工作之後,而群眾的基本口糧仍然得不到保證時,國家才可以酌情予以補助。可以告訴各地同誌,省上可以拿出的指標不可能是很多的。中央給我省這個糧食年度的銷售指標總共是19億,早已把18億4500萬斤分配下去,最大限度是把全部銷售指標一點不留全部分完。現在所剩未分指標,隻有5000餘萬斤。各地報來要求補助數字是2億1000多萬斤,肯定不可能達到各地的要求。
(二)把安排群眾口糧,必須作為整社的整改階段中的首要內容,依靠群眾,認真進行。每個生產隊,要將糧食收入,交售公購糧以及分配情況,向群眾公布,發動群眾討論,在提高群眾覺悟的基礎上,繼續核實產量,查清瞞產、私分。隻有這樣,才能比較合理地安排好口糧,也才能使每個隊、每個食堂、每戶的口糧落實。
(三)在安排群眾口糧的同時,要繼續深入開展節約糧食運動,做好糧食保管工作,改進碾米、磨麵技術,提高出米率、出粉率;推廣新法做飯,提高出飯率;從含有澱粉的植物中提取澱粉,開辟新的糧源。同時,在節約的基礎上,必須保證吃飽,吃好。
二、蔬菜儲存、供應問題。目前秋菜儲存基本上搞得很好。但據最近了解,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有些生產隊不願執行合同,有少賣多留現象。有的按合同規定隻實現了一小部分就停止執行;有的將應出售的商品菜,大部分給了食堂和社員自食;也有的少報播種麵積,少報產量等等,這就影響到大、中城市蔬菜的安排和供應。如西安市到1月2日統計,隻完成蔬菜儲存計劃的46%。寶雞、銅川也反映蔬菜安排接不上今年新菜。
(二)有些商業部門對蔬菜保管工作抓得不夠緊,造成一部分蔬菜發生了黴壞。同時對機關、居民儲菜的技術指導不夠,也發現了黴壞現象。
(三)吃菜沒有計劃。有些單位、居民和農村食堂,每人每天吃到二至三斤,甚至有的還吃到四五斤,一天吃掉了幾天的菜,這樣下去,到三、四月吃菜就會發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