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共產黨員 忠實的人民公仆(1 / 3)

——深切懷念劉邦顯同誌

薑興漢

劉邦顯同誌是我人生征途中唯一的嚴師諍友,忽聞他與世長辭的噩耗,使我悲痛不已,追悔未能見到最後一麵。

我與劉老是1962年夏在渭南地委相識的。那時劉老任省委常委、秘書長,到渭南地委兼職蹲點,兼地委書記。我在地委辦公室任秘書,主管管理地委常委會議。劉老到地委後,省委給他發的一套常委文件經機要交通照常發送。省委辦公廳規定這套文件要專人管理。經他和地委幾位副書記席槐、白興武等同誌商量,確定由我兼管,我就成為劉老的機要秘書。1963年冬,劉老被選為陝西省副省長。1964年3月帶我到省人委工作,直到1968年秋被隔離審查。在這六年多的時間裏,我一直在他身邊工作。我深刻體驗到,劉老不僅是我尊敬的領導、長者,更是我最崇敬的老師,最知心的諍友,是我後半輩征途中的一麵鏡子,光輝榜樣。他雖然與世長辭,但他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諍言教誨,處事態度等等,卻非常深刻的留在我的心中。每每夢中重現我們工作、生活在一起的親密無間的情景,思念之情,不絕於心。他永遠生活在我的心中。

劉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輝的一生。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堅定不移的意誌,不屈不撓的精神,譜寫了為黨為人民艱苦奮鬥的壯麗人生,在革命的檔案庫中留下了光輝的不可磨滅的業績和永垂不朽的寶貴財富。

對黨無限忠誠

劉老是黨的高級領導幹部,也是優秀的共產黨員,有很高的政治覺悟和修養,突出表現是在對黨的信念無限忠誠,無限信賴,說一不二。不論任何時期、任何情況下,這一點是始終如一、堅定不移的。在戰爭年代,他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經曆了千難萬險、出生入死的鬥爭,積極隱蔽地發展地下組織,發動群眾,開展地下鬥爭。在我省特別是東府地下黨的地下鬥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為渭南地區及全省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以百倍的革命熱情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在曆次的政治運動中,麵對各種錯綜複雜的風雲變幻,他都能夠積極自覺地和黨保持高度的一致,積極正確地開展工作。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樣顛倒黑白、亂批亂鬥、抄家隔離、殘酷迫害老幹部的情況下,他雖然很反感,很氣憤,但他頭腦清醒,心底踏實,對黨一顆忠誠的赤子之心絲毫未有動搖。他經常和我說:“我們是唯物主義者,我們的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的黨,是實事求是唯物主義的黨,是久經革命鬥爭考驗、具有極其豐富鬥爭經驗的黨,有駕馭多種複雜局麵的本領和能力。我們一定要相信黨相信人民。可以肯定地說,目前這種所謂的‘革命’是和黨的一貫主張相背離的,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假革命。黨絕對不會讓這種局勢持續長久。被顛倒的曆史一定會顛倒過來”。曆史證明,劉老的看法、態度是完全正確的。劉老對黨的無限忠誠的赤子之心,使我受到極深刻的教育。

刻苦學習的典範

劉老非常注重學習。他常說,要幹好革命,搞好工作,離開學習就無從談起。他的學習態度非常刻苦認真,凡是他看過的書、文件甚至報紙刊物,都留下顯著的標記,圈圈、杠杠、點點、問號、感歎號等等。不管在機關、在農村下鄉住隊,都不忘讀書學習。常常是在開會、工作之餘抽晚上時間,一直讀書到深夜,讓人催著才掩卷休息。

說到認真,那更讓我佩服。記得還是在渭南地委,有一次我去給他送文件,他正在學毛主席的《實踐論》,我把文件放下以後,他向我提出了一條我根本沒有想到的問題,他說“《實踐論》第一句話說‘馬克思以前的唯物論是什麼?’”說老實話,憑我的學識和馬列主義理論水平,無法回答,隻好說我不知道。他說:“那還行?不知道就要學,你先去學,然後咱們有時間再討論。”這一軍“將”得我不得不認真翻書本,查資料,找答案。這樣的學習確實使我受益匪淺。在以後的學習中,我特別注重這些問題。並把學到的東西經常與劉老交流,以聽取他的指導。馬克思以前的辯證法,在中國古代就很豐富,具有代表性的是老子,主要論著是《道德經》,即《老子》講一切事物的矛盾性和正反兩麵互相轉換的道理等等。“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等等,提出了很多可貴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後來的《周易》,用八卦形式推測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發展規律,“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一陰一陽之謂道”。黑格爾曾給過很高的評價,說《易經》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是絕對權威的。毛主席也肯定了這一命題,說這是古代的兩點論。一萬年都有兩點論。如果隻有一點,就叫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叫形而上學。近代隨著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唯物論也有很大發展。代表人物是法國的黑格爾和費爾巴哈。他們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但有其的唯心性、機械性和形而上學性。馬克思拋棄了黑格爾的理論上唯心主義體係,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辯證法的“合理內核”;拋棄了費爾巴哈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和宗教的倫理的唯心主義雜質,批判地吸取了它的唯物主義“基本內核”,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科學地結合起來,把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曆史觀有機地結合起來,創立了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列寧把這叫做“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所以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先進思想的結晶。

劉老對我的這些認識作了充分肯定。同時指出:要學好馬克思主義,首先要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因為哲學是理論化、係統化的世界觀,又是觀察分析、處理各種問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思想問題與處理問題時,首先必須確定根本出發點,是從主觀願望出發還是從客觀實際出發,其結果大不一樣。所以,哲學的基本問題也是實際工作的基本問題,世界觀是根本。他還說世界觀、曆史觀和人生觀密切相連。世界觀的對象是整個世界,曆史觀的對象是整個人類的社會,人生觀的對象是為社會組成部分的人生。人生觀是世界觀、曆史觀的組成部分。有什麼樣的世界觀、曆史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觀,支配著人們對生活道路的選擇,表現在人們對人生、幸福、苦樂、榮辱、生死等等的看法上。我們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最重要的也最基本的就是要落實在世界觀的改造上。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理論指導作用。

劉老的學習精神非常令人敬佩。可謂博覽群書,鍥而不舍。對馬列主義著作強調讀原著,要鑽研。我經常為他整理書籍,他讀的最多的是那本《幹部必讀》中彙編的許多馬列著作,如《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社會發展史》、《國家與革命》、《政治經濟學》、《思想方法論》、《聯共(布)黨史》等,“毛澤東選集”更是手不釋卷,不管是到哪裏,都要帶上,每次出差、下鄉都特別叮嚀我把書帶上。一有空就翻書學習。為研究人類進化和社會發展,他多次閱讀達爾文《進化論》、《物種起源》以及赫胥黎的《天演論》,為查找有關資料讓我多次去南院門古舊書店借書。他說,不學《進化史》就不知道人類進化和人類社會的發生、發展及演變。劉老對中國古典書籍也很有興趣,很有研究,如《史記》、《資治通鑒》、《漢書》以及漢唐的文學書。同時他也閱讀《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聊齋誌異》等古典文學書。他常說,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的文化古國,曆史悠久,人才輩出,源遠流長。曆史典籍流光溢彩,博大精深,是後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的精神寶庫,作為中國人不學習、不研究中國人文曆史就太遺憾了。

記得1963年10月他陪西北局書記劉瀾濤同誌在渭北各縣檢查工作,在韓城縣領導彙報工作中就向他們說:韓城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是個出人才的地方,司馬遷就是典型。他繼承父親司馬談的事業作了太史令,後來因李陵投降匈奴的事為其辯解,觸怒了漢武帝,被處以宮刑。這種刑罰僅次於斬首,對人格是莫大汙辱。但他“隱忍苟活”,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完成《史記》。他的這部著作流芳千古,馳名中外。他的著作值得學習,他的人品更值得學習,韓城應該成立一個司馬遷研究小組專門研究、挖掘司馬遷的偉大業績,以啟迪後人。在學習運用古典書籍方麵,劉老常說,毛主席在這方麵為全黨全國樹立了一麵光輝的榜樣。我們在學習毛主席著作和他的許多講話、談話中隨處可見毛主席非常自如運用古籍古典,或說明一個問題,或闡述一個深刻的哲學道理,或借鑒一個曆史經驗教訓,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生動而深刻,效果很好。我們黨的很多工作方針,思想路線,政策法規,工作方法,就是毛主席根據一些古籍中的名言警句提出的,如“實事求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任人唯賢”、“百家爭鳴”等等。所以說學習古典著作很重要,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認識曆史的發展變化,從中尋找其規律性。也可以提高人們的思想、文化素質,陶冶情操,更好的搞好自身工作。劉老曾多次給我們講賈誼的《過秦論》、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要我們從中學習“載舟覆舟”的辯證關係,認識群眾的力量,認識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極端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