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烏江是老撾的第二大河流,水流湍急,河的兩岸大多是懸崖峭壁,地形十分險峻。為了消除桑怒省和琅勃那邦省交界處索果地區的匪患,確保新公路開工前的踏勘、測量工作順利進行,部隊需要派一個步兵團的兵力渡過南烏江去掃清匪患,以保障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

接到命令後,一二五團加快行進的速度,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戰士們互相鼓勵,迅速趕往南烏江。

1月28日傍晚,一二五團終於趕到了離南烏江還有3公裏的地方。部隊在一個山溝裏隱蔽下來,等待著老撾方麵為他們準備船隻。他們要利用黑夜作掩護,在半夜渡過南烏江。

按照和老撾方麵的約定,在琅勃那邦省交通部的康帕部長屆時將來這裏與一二五團共商渡江的事情。可是半個小時過去了,依然不見康帕部長的影子,江麵上也沒有一條船出現。

這時,團長和政委急壞了,他們不停地朝路口張望。兩人隻好命令一營營長何慶發和翻譯程振帶領1個班的戰士(負責警衛),前往琅勃那邦省政府住地尋找康帕和渡船。

天空越來越黑,何慶發等人向省政府住地尋去,大約走了二三公裏路,他們在一座像刀劈劍削般的山崖旁邊停了下來。

經老撾聯絡員與哨兵聯絡後,才獲悉琅勃那邦省政府及其交通部都設在崖壁中央的一條裂縫形成的山洞裏。

因為美機經常來搗亂,老撾解放區的機關、學校、村莊被美軍炸得不成樣子。人們為了逃生,隻好紛紛躲進深山密林和崖洞之中。

何慶發等人終於見到了康帕部長,他是一個七旬的老人,參加過抗法戰爭,現擔任省交通部部長職務。

康帕部長非常熱情,他緊緊握住何慶發的手說:“盼來了!盼來了!終於把你們盼來了!”

何慶發笑著說:“我們也等你們很久了!”

1月29日1時左右,淩晨的寒風刺骨,康帕部長來到了南烏江邊上。這時,渡江用船隻已經湊齊了,11條渡船在船工的操作下在江邊一字排開。

江麵上襲來陣陣的涼風,吹得戰士們裹緊了衣服。江麵上又升起了濃濃的晨霧,能見度很低,要一下子渡過去顯得很困難。

為了趕在天亮前渡過南烏江,老撾船工經商量,決定挑選出最好的船工,冒險先駕駛一條船摸黑渡過江去,然後,在對岸用汽油和柴草點燃火堆,以便給渡江的船隻導航。

一切準備好之後,一二五團的戰士們就上了船,船工們熟練地駕船,向上遊方向逆水行走了大約半公裏水路,然後借著水勢向江的對岸衝去。過了一會兒,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對岸火堆發出的火光。

在老撾船工和老撾人民黨代表的努力配合下,在6時之前,一二五團1000餘人終於渡過了南烏江,順利完成了渡江任務。

一二五團渡江以後,戰士們繼續隱沒在陰森森的叢林中。

他們向東前進時,美偽政權的T-28偵察機又在南烏江的上空活動,可惜中國部隊早就渡過江了。偵察排清剿老撾匪患

1972年2月3日8時,一二五團偵察排長王世福率領該排30餘人,從班龍康出發,前往索果村一帶掃清匪患。

戰士們迎著初升的太陽,按照指南針和地圖標明的方位,一路快速前進。但直到中午時分,戰士們仍未找到索果村的蹤影。

偵察排長王世福奇怪地說:“難道是我們走錯了方向,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這次行動是團長決定的。為了打擊索果村的美偽勢力的破壞活動,以確保公路勘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團長令偵察排長王世福帶領該團偵察排前往索果,把那裏的匪徒清剿幹淨。

索果村是一個苗族村寨,一二五團東進至班龍康地區後,當地王寶匪幫利用部族矛盾,挑動苗族群眾對老撾新生政權的不滿,進行騷擾和搶劫。

老撾人民軍五八五營早前對該地區進行了的反複清剿,但由於山大林密,仍有少數殘匪在該地區活動,他們就想請中國部隊幫忙。

在找不到路的情況下,王世福他們心裏很焦急,而且他們已經一天沒吃飯了。戰士們把攜帶的幹糧放在嘴裏嚼,但越吃越渴,有的戰士幹脆餓著肚子不敢再吃。

為了找到索果村,排長王世福把幾個班長召集在一起,冷靜地分析了目前的情況。

王世福對大家說:“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正是原索果村的位置。隻是由於敵機的轟炸和老百姓有隨山遷移的習慣,才使得這裏荒蕪一片,蒿草瘋長。我們隻要沿著這條小道繼續前進,就能找到村莊,找到老百姓,找到水源。”

王排長的分析,堅定了戰士們的信心,他們決定繼續沿著山間的小道前進。天漸漸黑了,山穀裏靜悄悄的,任何細微的聲音都能聽見,時而還會傳來野獸的嚎叫,聲音特別瘮人。

突然,前方傳來幾聲槍響,戰士們馬上警覺起來,握緊了手裏的槍。

偵察人員跑過來說:“前方發現有人向我們來的方向走來了。”

王排長馬上命令:“一班班長向啟恒同誌帶領一班上前潛伏,讓來人走進我們的伏擊圈!”

對方一共有3個人,他們一邊走路一邊在說著話,對周圍的情況並沒有察覺。當3人進入伏擊圈後,戰士們突然跳出來說:“不許動!繳槍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