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家觀望的時候,忽然從不遠處射來兩顆子彈。戰士們意識到敵情依舊存在,各班立即散開,做好了戰鬥準備。

後來,老撾向導向對方喊話才知道,這是老撾遊擊隊搶先一步,在半小時前就趕到了敵機墜落地點。

戰士們到達飛機墜落後的地方發現,敵機已經摔得麵目全非,樹上、地上到處都是飛機的碎片,上麵還沾著血跡。

兩個飛行員被大火燒得就剩一堆骨頭了,隻有他們的手表在飛機墜落時,掉在地上,以及那被燒得通紅的徽章。

3月24日4時左右,戰士們用隨身攜帶的小型無線電收發報機和團司令部取得了聯係。

團司令部命令:“要立即渡河撤回駐地,不得有半點遲疑。”

當團司令部將加強排渡過湄公河的事上報前線指揮部後,前線指揮部認為不妥。因為在這一年,老撾人民黨和偽政權已經簽署了“停戰協議書”,所以雙方都應盡量減少或避免武裝衝突。

隨後,前線指揮部對參加這次戰鬥的戰士們進行了表彰和獎勵。不管怎麼說,擊落1架T-28偵察機,讓戰士們很興奮。毛澤東電報祝賀老撾建國

老撾曾經一度被法國殖民者占領。1901年,沙灣那吉地區爆發了富把都領導的反法武裝起義;1911年在老聽族頭人昂歐克率領下,開展抗捐抗稅的鬥爭,並發展大規模的武裝起義;1918~1922年間,上寮苗族人民在巴塞的領導下,也展開了反法武裝鬥爭。

上述3次規模較大、時間較長的反法武裝起義,常被老撾人民譽為老龍、老聽和老鬆3大族係民族反抗外來侵略鬥爭的代表。

1945年日本開始侵占老撾,1949年法國又重返老撾。但是老撾人民的反統治鬥爭,始終未停止過。1950年,寮國抗戰政府成立,並組建了以蘇發努馮親王為主席的伊沙拉陣線中央委員會,在其領導下,經過數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在1954年結束了法國在老撾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的獨立。

1954年法國被迫簽署條約,同時解散軍隊。從此不久,美國又取代法國侵入老撾。

1975年,老撾人民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建立了人民政權。為此,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向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主要領導人發去了賀電。

內容如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主席、老撾最高人民議會主席蘇發努馮閣下: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總理、凱山·豐威漢閣下:

在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宣告成立及你們榮任共和國主席、最高人民議會主席和政府總理的時候,我們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你們,向老撾人民革命黨、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和兄弟的老撾人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的誕生,是老撾人民長期英勇鬥爭的光輝成果。幾十年來,英雄的老撾人民在老撾人民革命黨的領導下,為了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不畏強敵,不怕困難,堅持武裝鬥爭,經過艱苦曲折的道路,終於戰勝了帝國主義侵略者和國內極右反動勢力,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老撾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曆史階段。你們的勝利,不僅對印度支那人民的革命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而且有力地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獨立和解放的正義鬥爭。

中老兩國是親密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在長期的反帝革命鬥爭中同甘苦,共患難,結成了深厚的戰鬥友誼。中國人民對老撾人民取得的每一個勝利都看作是自己的勝利,感到由衷的高興。我們相信,富有革命鬥爭傳統的老撾人民,在老撾人民革命黨的領導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必將把老撾建設成獨立、民主和繁榮的國家。我們祝願,中老兩國人民的革命友誼不斷鞏固和發展。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朱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

1975年12月5日於北京中國援老部隊勝利歸來

1977年3月27日至29日,在老撾琅勃那邦省南巴縣的南烏江大橋旁邊,鑼鼓喧天、紅旗招展,場麵十分壯觀。

放眼望去,最顯眼的是老撾人民用鮮花、彩帶、鬆柏樹枝搭建的“凱旋門”。被裝飾得格外漂亮的“凱旋門”,表達了老撾人民對中國援老部隊的感謝。“凱旋門”的3個大字金光閃閃,仿佛讓戰士們看到了通往家鄉的大門。

這些戰士馬上就要回國了,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在“援老築路凱旋回國暨老撾南烏江大橋落成通車典禮”大會上,戰士們同當地的老撾人民群眾一起又唱又跳,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

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宣傳部部長西薩那·西山同誌出席了大會,並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他演講的主要內容如下:

老中兩國是山水相連的鄰邦,老中兩黨是親如兄弟般的戰友和同誌,不論是現在或是將來,我們老中兩黨、兩國人民都要緊密團結在一起,為著我們共同的理想去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