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買超賣類指標(1 / 3)

隨機指標KDJ

指標涵義

“隨機指標”又稱KDJ或KD(因其指標中的三條或兩條曲線而得命),是股票市場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技術指標之一,通常用作市場短期超買超賣的判斷依據。隨機指標在計算過程中主要研究高低價位與收盤價的關係。通過計算當日或最近幾日的最高價、最低價及收盤價等價格波動的真實幅度,反映股價走勢的強弱態勢和冷熱程度。隨機指標的最大優點是其短期走勢的分析預測功能要比移動平均線更準確,其短期超買超賣的反映程度又比相對強弱指標更靈敏。

應用法則

KDJ的分析應用原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超買、超賣、曲線形態、金叉、死叉、背馳信號、鈍化現象、J值大小等。

超買、超賣

超買超賣原理是KDJ指標的基本應用原理。在KDJ指標曲線圖上,一般標繪出三條明顯的指標值虛線:80、50、20。通常情況下,80和20分別代表超買和超賣的界線,而50則是多頭市場和空頭市場分界。具體而言,可以將KD的取值範圍100-0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1]超買區(100-80),[2]強勢區(80-60),[3]平衡區(60-40),[4]弱勢區(40-20),[5]超賣區(20-0)。超買的意思是說,股價短線進入風險區,能進場的資金都已進場,後續新多力量出現斷檔,市場出現過熱現象,股價隨時都有可能下跌。超賣的意思正好相反,股價回到相對安全區,欲沽售的籌碼都已離場,後續新空力量基本衰竭,市場出現過冷現象,股價隨時可能止跌回升。根據以上劃分,KD值超過80就是一般的賣出點,低於20就是一般的買入點。這種操作既簡單又實用,但是如果不能全麵理解、完整運用的話,也是極易出錯的。假若完全按照這種方法簡單進行操作,那麼往往招致損失。許多市場人士由於對KDJ指標了解不夠深入全麵,以為KDJ指標的應用法則僅限於此,因而對該指標的作用產生誤解,甚至是懷疑和否定。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對100-0的劃分隻是應用KDJ指標的一個基本框架,80、50、20的界定也僅僅是一個初步信號,真正要用好用活KDJ指標,作出正確的買賣決定還必須綜合以下幾個方麵的因素。

曲線形態

運用KDJ指標一定要結合曲線形態來研判,形態學理論與方法以及趨勢與切線理論完全適用於KDJ曲線。首先,從曲線形態入手,當KD曲線在高位形成頭肩頂和雙(多)重頂時,往往是重要的賣出信號。頂部形態出現的位置越高其信號的可靠性越大,正確率越高。而當KD曲線在低位形成頭肩底和雙(多)重底時,往往是重要的買入信號。底部形態出現的位置並不要求越低越好,相反適當脫離極低位置,反而信號的可靠性更大,正確率更高。具體操作方法可按形態學中的頸線突破原理進行。其次,考察曲線趨勢,可以畫出KD曲線的上升趨勢線或下降趨勢線,運用切線理論尋找曲線的支撐和阻力。當某一支撐或阻力被突破時,便是明確的買賣信號。

金叉、死叉

KDJ指標的重要買賣信號同樣也是依賴於不同指標曲線的交叉而實現的。一般來說,如果K值大於D值,表明當前的市況是一種向上漲升的趨勢。所以當K線從下向上交叉D線時,形成黃金交叉,發出買進信號。反之,如果D值大於K值,表明當前的趨勢是向下跌落的,因而,當K線從上向下交叉D線時,形成死亡交叉,便是賣出信號。值得強調的是,由於KDJ指標屬於較為強烈的短線指標,其KD的金叉與死叉往往不像股價與移動平均線那樣簡單,在使用上常常附加了若幹補充條件:位置原則、次數原則、右叉原則。位置原則是指對KD交叉發生的位置有一定要求,一般來說,K線與D線的交叉突破,在80以上(死叉)或20以下(金叉)較為準確。對於死亡交叉而言,其發生的位置越高,信號的可信度則越高。但是對於黃金交叉來說,並不是位置越低越好,而是應當發生在超賣區附近的較低位置。因為金叉點過低,可能導致弱勢鈍化,距真正的起漲點尚有時日,並非最佳買入點。次數原則是指對KD交叉發生的次數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來說,K線與D線的交叉突破,在2-3次以上較為準確。對於黃金交叉而言,其發生的次數越多,信號的可信度則越高。但是對於死亡交叉來說,並不是次數越多越好,而是在超買區發生一次死叉的情況下,就應當引起警惕,以免錯過賣出良機。因為股價的下跌往往要比上漲容易得多。右叉原則是指對KD交叉發生的相對位置(方向)有一定要求,一般來說,K線與D線的交叉突破,發生在D線拐點右側的位置較為準確。即K線在D線已經抬頭向上時與D線發生相交要比D線仍在下降時相交可靠得多。對於黃金交叉而言,D線轉折之後的上升斜率越大。其信號的可信度則越高。但是對於死亡交叉來說,並不要求右側交叉。因為股價見頂回落的速度往往是很快的。

背馳信號

KDJ是眾多具有反映背馳現象的技術指標之一。當股價走勢一峰比一峰高(即股價創新高),而K、D、J三條曲線一峰比一峰低(即指標未創新高)時,或者股價走勢一穀比一穀低(即股價創新低),K、D、J三條曲線一穀比一穀高(即指標未創新低)時,這種現象即被稱為KDJ的背馳,其中,前者稱為頂背馳,後者稱為底背馳。隨機指標與股價走勢產生背馳時,一般是短線轉勢的明確信號,表明短期走勢已經見頂或者見底,此時應當把握正確的買賣時機,底背馳是買入信號,頂背馳是賣出信號。

鈍化現象

如上所述,KDJ指標是反映股價超買超賣程度的短線指標,而當股價走勢進入中期強勢時,股價的短期狀態可能出現超買、超買再超買的情況,即當投資者按照KDJ指標發出的信號進行賣出操作之後,股價非但沒有下跌反而繼續上漲且上漲的速度和幅度都較前期更大,此時的指標曲線始終處於高位橫盤狀態。我們把這種股價進入超強走勢,指標處於超買區域,不再隨股價走勢而變化,反複呈現橫向運行,反應遲緩,信號失真的現象稱為指標強勢鈍化。而把與其對應的另一端情況稱為弱勢鈍化:即當股價走勢進入中期弱勢時,股價的短期狀態可能出現一再超賣的情況。當投資者按照KDJ指標發出的買入信號操作之後,股價不但沒有上漲反而繼續下跌,而且下跌的速度和幅度卻較前期更為加大,此時的指標曲線始終處於低位橫盤狀態。這種股價進入極弱市場,KDJ指標處於超賣區域橫向移動,不再隨股價走勢而變化,反應遲緩,信號失靈的現象正好和強勢鈍化形成對照。一般來說,短線指標的鈍化往往意味著中期方向仍將延續原有趨勢運行,此時,KDJ指標視為無效,應當選用其他指標進行研判,比較好的如DMI指標。鈍化現象的認識與判別通常需要較為豐富的市場經驗,它從一個方麵告訴人們,任何技術指標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對性,我們必須全麵認識,綜合運用,才能達到高屋建瓴、爐火純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