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東南亞正在堅持武裝鬥爭的一些國家的遊擊戰士們,連續舉行了幾天悼念活動。

法國的近千名勞動者,聚集在世界上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紀念地巴黎公社社員牆前,沉痛悼念周恩來。他們高舉著周恩來的遺像,用黑紗纏繞著紅旗,向安放在巴黎公社社員牆前的周恩來遺像獻上一個又一個花圈,一束又一束紅花。

在委內瑞拉,委中友好協會舉行的追悼會上,一位委內瑞拉朋友講話說:“偉大的人民領導人周恩來,不僅屬於中國的,而且也是屬於全世界的,周恩來沒有死,而是名垂青史。”

一位南斯拉夫的老遊擊隊員,打電話給中國大使館,詢問這不幸的消息,當他得到證實以後,在電話中失聲痛哭。

自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以來,印度政府高級官員再也沒有光顧過中國大使館了。當得知周恩來逝世後,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夫人在周恩來國葬日,到中國大使館哀悼周恩來逝世。

印度人民也對中國總理的逝世感到傷心。一位印度的郵遞員,邊送信,邊流著眼淚,他說:“周總理是印度勞苦大眾最好的朋友。”

歐洲國家的一個大學生,自動去出售登載周恩來逝世消息的報紙,邊叫賣,邊哭泣。

智利的一家照相館熱情地為中國使館放大周恩來的照片,不肯收費,而且提前完成,以表示對周恩來的敬意。

埃塞俄比亞一位80多歲的知名人士兩腿患病不能行走,由別人攙扶著趕到中國大使館吊唁。

羅馬尼亞一位工程師在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以後,賦詩哀悼:

親愛的周恩來,你這位不朽者,

你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你在世界上點燃的火炬,

照亮了勝利的進程!

在蘇聯和東歐各國,許多人衝破當局的阻撓,以各種方式表達對周恩來的哀思。有的人冒著風險來到中國大使館吊唁,站在周恩來遺像前,泣不成聲。有的人寫信,代表自己、全家和親戚朋友們表示深切哀悼。

當周恩來逝世的消息1月9日上午傳開後,巴基斯坦全國舉哀。所有公共建築物上的國旗都下半旗,各界人民充滿哀痛,到處是默哀的憂鬱。

菲律賓外長羅慕洛在獲悉周恩來逝世的消息後,立即發表聲明,他說:

中國總理對促進國際諒解做出了重要貢獻,沒有這種諒解,世界就沒有穩定的和平。周恩來是對曆史進程產生深刻影響的中國革命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他已經名列最偉大的亞洲人之一,他還被認為是當代巨人之一。

印尼前外長阿卜杜加尼發表談話說:

周恩來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對世界形勢的分析能力是驚人的,他的交際方式是最和藹的並且永遠是謙遜的。他在談判時堅持原則,但又總是表示願意和解。萬隆會議之所以成功,是由於周總理所顯示的這種精神。

斯裏蘭卡政府宣布,全國為中國總理周恩來致哀3天。一位政府發言人說,在北京為周恩來舉行葬禮的當天,將宣布為公休日。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親自主持追悼會並致悼詞。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1月15日在曼穀舉行了隆重的吊唁儀式,克立總理等泰國政要、旅泰華僑等1萬多人前往吊唁,對周恩來逝世表示哀悼。

當天一早,周恩來靈堂顯得格外莊嚴肅穆。在一陣陣低沉的哀樂聲中,成千上萬前來致敬的人們,排著隊,沉默地向周恩來遺像行禮告別,向站在靈堂左側的中國代辦呂子波和館員握手慰問。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大使館,這兩天開放給公眾人士向周恩來靈堂憑吊以來,一時前往吊唁的人絡繹不絕,川流不息。

一名老攝影師,在靈堂上放聲痛哭;有的在憑吊時滿含熱淚,泣不成聲。在送花圈挽聯的一行列中,有不少是個別工友或職員親自送來的。一名建設工友,手持一幅用鏡框鑲好的匾牌,上書:“周恩來總理逝世,世界領袖模範。”

周恩來的逝世,在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也門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哈姆迪,專程從外地趕到中國駐也門大使館吊唁。

由於也門傳統勢力的束縛,婦女是不能到外國使館參加任何活動的,有一名女管理員為了表達對周恩來的崇敬,毅然衝破了傳統勢力的束縛,於1月15日公休時間,匆忙趕到中國大使館,向周恩來遺像默哀致敬。

西德官方通訊社德新社1月8日的電文說:

周恩來受到高度的尊敬,在外國也受到讚揚,他的一生是職業革命家的一生。甚至周恩來的敵人也不得不尊敬他。

周恩來逝世的消息傳到阿爾巴尼亞後,全國26個區都舉行了悼念周恩來逝世的活動。

周恩來的逝世是世界上一件大事,在美國引起的震動也是一件大事。美國各電台、電視台都中斷正常廣播來宣布中國總理逝世。在全美具有重要影響的《紐約時報》用三個版麵刊載周恩來的事情,稱他為“二十世紀很有遠見的政治家之一”。

數百人,包括各國外交使團的大部分官員,前往中國駐美國聯絡處,在悼念周恩來的吊唁簿上簽名,並在掛著黑紗飾帶的周恩來遺像麵前肅立。

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與前總統尼克鬆都對周恩來的逝世公開表達了哀悼。

朝鮮勞動黨中央和中央人民委員會在周恩來逝世後通過了聯合決定。其中規定:一、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委員會為對周恩來同誌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派遣黨政代表團;二、把舉行周恩來同誌葬禮的前一天和當天定為全國致哀日。在致哀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機關、工廠、企業、學校、街道和農村都懸掛喪旗。舉行周恩來同誌葬禮之日,全國停止一切歌舞。當天,進行誌哀廣播。人民對不準悼念的抗議

1976年1月9日,時任文化部部長於會泳通知各文化單位不準戴黑紗,不準設靈堂,不準送花圈,並要求文藝團體照常進行文藝演出活動。

當晚,文化部招待外賓,要求中央樂團演出,當時外賓和觀眾紛紛退票表示抗議。

文化部又從音樂學院調來一部分師生演出,並對他們說:“一定要演出,這是一個戰鬥,就是剩下一個觀眾也要演出。”

演員們表示不願意演出,時任文化部副部長劉慶棠說,要去追查帶頭停止演出的人。

一天,姚文元聽取新華社的彙報,首都各大新聞單位和許多省、市、自治區報社都提出共同的問題:怎樣組織億萬人悼念周恩來,怎樣發表悼念詩文?

姚文元當即指示說:“悼詞尚未發表,現在不組織,悼詞發表後是不是組織反應,仍應再請示。”

1月11日,新華社發表了北京群眾向周恩來遺體告別的報道,原稿上記述了當時的情景:

下午,周恩來的遺體要送往八寶山去火化了。灰暗的天空壓著沉沉的雲層,整個北京城是那樣肅穆寧靜。從北京醫院到八寶山,人們在幾十裏大街的兩旁,冒著嚴寒等待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悲壯的哀樂送來了總理的靈車。人民抑製不住悲痛,在寒風中哭泣著,從心底裏呼喊著:“周總理啊,我們離不開您啊”總理的靈車在淚雨紛紛的行列中緩緩行駛。靈車啊,你停一停,讓我們再看一眼周總理親切慈祥的麵容!司機啊,你刹住車,讓我們再向總理訴一訴衷腸!夜深了,風緊了,總理的靈車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但佇立在十裏長街兩旁的人群,依然在默默地等待著,等待歸來的靈車,隻見靈車回,不見總理歸。止不住的滾滾熱淚再一次灑滿幾十裏長街……這是古今中外從沒見到過的送靈場景啊!

姚文元閱完後,竟然把這段報道一個字不留地砍掉了。

兩個多月以後,在天安門廣場出現的千百首悼念周恩來的詩詞中,有一首題為《挽歌》的詩,描述了1月11日這天北京群眾為周恩來送靈的場麵:

廣闊的長安街,

雄偉的廣場。

無邊無際的人的海洋,

一直延伸到幾十裏的路旁。

今天,

壯麗的首都,

蒙上了沉沉灰霧;

肅穆的人群,

籠罩著一片哀傷。

過來了,

簡樸的白色靈車,

慢慢地,慢慢地開過來了。

一霎間,

喧鬧的首都靜息了一切聲響;

奔忙的街邊,

停止了所有的車輛。

隻有人群中傳來低沉的啜泣;

隻有靈車的車輪在路上沙沙作響。

車隊啊,

你慢慢走;

時間啊,

你停一停。

我們的總理最後一次來到人民中間,

我們的總理最後一次穿過天安門廣場。

車隊慢慢地,慢慢地一過來了,

這可是人民為總理舉行國葬?

不!這分明是人民最後一次,

送別總理勝利地飛向遙遠的地方。

13日,姚文元向新華社下達了三條指示:

第一,不要因為刊登悼念總理的活動把日常抓革命促生產的報道擠掉了。

第二,國內消息、綜合消息,字太大,要縮小。總理不要突出。這幾天報紙登(外國的)唁電數量太多,太集中,並且刊登在了第一版上。今後唁電版麵往後放,從三四版開始。不準用大字號標題,世界各國的吊唁活動報道要壓縮,以洲為單位發一條綜合消息。各國人民、團體進行的悼念活動,頌揚周恩來的詩文不要發。

第三,采寫吊唁消息時,要有工、農、兵、學、商幾方麵化悲痛為力量的內容。

14日這一天,人民日報社接到了300多個抗議電話:

“為什麼不宣傳悼念周總理的活動?”

“為什麼不宣傳周總理的豐功偉績?”

……

接電話的人想記下一點線索,就問:“你是哪個單位的?”

對方馬上回答:“我是你爺爺!”然後“啪”地一下掛斷了電話。周恩來遺言廣為流傳

1976年3月27日,姚文元代擬中共中央電報通知,他在通知中指出:

所謂總理遺言,完全是反革命謠言,必須辟謠,並追查謠言的製造者。

原來,自周恩來逝世以後,社會上的各種言論不斷,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就數各種“周總理遺言”了。其中僅在安徽一省,公安部門就查繳了6935份各種版本的“遺言”。

其中有一篇,作者是一位年僅23歲的年輕人,叫李君旭,是杭州汽輪機廠的工人。

李君旭當時想:“若是總理活著,是不會同意打倒鄧小平的,是會出來說話的,有些話可能已經說過了,但是被他們封鎖了,我偏要人們記住,總理是不讚成他們這樣搞的。”

於是在2月一個寒冷的夜晚,李君旭一個人躲在宿舍裏,一口氣寫出了這份後來流傳甚廣的“周總理遺言”:

我自第二次手術以來,病情曾有短期穩定。從下半年開始,癌症已經廣泛擴散,雖然自覺尚好,但去見馬克思的日子確實不太遠了。我想,有必要向主席、中央彙報一下近年來的一些想法。

患病期間,主席對我親切關懷使我十分激動。主席年齡大了,要注意身體。有主席為我們黨和國家掌舵,是全國人民莫大的幸福,也是我莫大的欣慰。

朱德同誌和劍英同誌年事已高,要多鍛煉身體,當好主席的參謀,具體分工是可以擺脫的。但是,你們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我們是一輩人,跟主席這麼多年了,更要以高昂的戰鬥精神,保持晚節。

小平同誌一年來幾方麵工作都很好,特別是貫徹主席的三項指示,抓得比較堅決,這充分證明了主席判斷的正確。要保持那麼一股勁,要多請求主席,多關心同誌,多承擔責任。今後小平同誌壓力更大,但隻要路線正確,什麼困難都能克服。

關於我的後事,我向中央請求:一,將我的病情發展告訴全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測。二,追悼會主席不要參加,會應力求簡單,請小平同誌致悼詞。三,骨灰不要保留,撒掉。

後來,就因這份“遺言”,李君旭的父親、同學、同學的姐姐、同學的父母等,大約10多人受到株連而入獄。

二、廣場的悼念

●1976年3月19日,天安門廣場出現了一支小學生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靜靜地來到人民英雄紀念碑下,他們獻上了自己動手紮的花圈。

●有一塊長達5米的橫匾上,寫著10個巨大的字:“敬愛的周總理永垂不朽!”

●1976年4月4日清明節,東西長安街的人群也是絡繹不絕,廣場周圍停滿了自行車,約有200萬人雲集廣場悼念周總理。

● 廣場的悼念天安門廣場擺出花圈悼文

1976年3月19日,天安門廣場出現了一支小學生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靜靜地來到人民英雄紀念碑下,他們獻上了自己動手紮的花圈。

他們來自朝陽區牛場小學,也是出現在天安門廣場上的第一支悼念周恩來的隊伍,送來了第一個悼念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