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後,全國上下奮起直追、爭分奪秒,大家發誓“學習陳景潤,為實現四個現代化攀登科學高峰”,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當時有的科研人員周日也不休息,陪來北京的親戚逛半天頤和園,還為“浪費”半天時間心疼得流下眼淚。
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後,科技報紙和科普版麵增加,有的地方科技報的發行量甚至超過了百萬份。
科學家一夜之間成為最美好的理想、最時髦的職業。孩子在被問到“長大後做什麼時”,都會鏗鏘有力地回答:“長大要當科學家!”當時報紙說的完美男人都是科學家、工程師。一時間,城市的女孩子都要找科技人員當丈夫。陳景潤就收到了從全國各地寄來的近千封情書。
全國科學大會的勝利召開,解放了知識分子,促進了中國的科學技術大發展。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中國的科學事業一日千裏,帶領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蓬勃發展起來。
組織製定科技規劃綱要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國科學大會上,與會代表熱烈地討論《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規劃綱要(草案)》。最終,這個8年規劃草案在大會上獲得順利通過。
全國科學大會帶來了科學發展的春天,科學規劃的製訂則為這個春天播下了希望的種子。製訂科學規劃,是全國科學大會的重要任務之一。
1977年1月,中央派方毅到中國科學院主持工作,重新建立黨的領導機構。
1977年3月,中國科學院理論組連續在報刊上發表了文章,重新肯定了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後來,中國科學院又通過學習《論十大關係》,紀念《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和《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發表20周年等活動,使“科技人員獲得了第二次解放”。
1977年5月12日,鄧小平召見方毅和李昌,就科學和教育問題作了談話。
鄧小平強調:
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發展科學技術,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講不能實行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麼上得去?
5月30日,中央政治局和國務院聯合召開會議,聽取方毅、李昌和武衡彙報科學院的工作。這次會議強調科學實驗是三大運動的重要方麵,對科學技術,一要普及,二要提高。會議還決定召開全國科學大會,由中國科學院和國防科委負責籌備。
1977年6月22日至7月7日,根據鄧小平的指示和中央會議的精神,方毅主持召開了中國科學院長遠規劃座談會,率先開始製定本院戰略規劃及各學科3年和8年計劃。
這次會議實際上是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到會的不僅包括科學院所屬各單位,還有有關部委以及各省、市、自治區科技部門的幹部和科學家。
會議傳達了中央關於科技政策的最新精神,回顧了新中國科技發展曆程。
方毅指出:
中國在一些重要的新技術領域拉大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基礎理論研究的許多領域處於停頓狀態;國民經濟與國防建設中的許多重大科技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科技隊伍“青黃不接”;科研設備和實驗手段相當落後;學風被破壞。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盡快把科研工作搞上去,會議討論了《1978年至1985年中國科學院發展規劃綱要(草案)》。草案提出包括分子生物學在內的5個重點科研項目和3項重大科學實驗工程,即高能加速器、重離子加速器和大型受控熱核反應實驗裝置。
為了恢複科研工作秩序,決定采取一些重大措施:
1、建立黨委領導下的所長負責製;
2、重新建立研究所學術委員會;
3、各單位設置一名專管後勤工作的副所長;
4、科協和各專門學會要逐步恢複;
5、加強各所的研究室,選擇具有一定條件的科技人員任室主任和課題組長;
6、建立各類人員的考核製度;
7、通過試點招收和培養研究生;
8、對學非所用、安排不當的科技人員,要逐步予以調整;
9、對受審查未作出結論的人員盡快作出結論,結論不當的予以複查改正;
10、保證科技人員每周六分之五的業務工作時間。
會議還專門論述了加強基礎理論科學研究的觀點。強調:
用辯證唯物主義指導科學研究,認真貫徹“百家爭鳴”的方針;科學研究要走在生產建設的前麵;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近期需要和長遠需要的研究工作,要統籌兼顧;在偉大的科學實驗群眾運動中,專業科技隊伍應當起骨幹作用;黨的領導幹部要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同時熱心科學,熟悉業務,成為內行。
搞科學發展規劃是鄧小平一直讚同的。
8月,鄧小平在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說:
過去國家科委搞了1956年到1967年的十二年科學發展規劃,這個規劃到1962年就基本完成了,後來又搞了十年規劃。我總覺得科學、教育目前的狀況不行,需要有一個機構,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安排,統一指導協作。
8月中下旬,中國科學院召開了連續10天的各部委科技規劃座談會。
1977年9月27日至10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主持召開了全國基礎科學學科規劃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中央有關部、委,各省、市、自治區科技部門共220個單位1200多名代表。
會議分別就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等六大基礎學科和各分支學科製定了規劃,然後提出了《全國基礎科學規劃綱要(草案)》。
規劃綱要提出的分階段的奮鬥目標是:
從現在起,在三五年內,科學院和高等學校要初步建立起基礎學科研究體係,繼續發展一些學科某些方麵的優秀成績和領先地位,紮紮實實地全麵地向著趕超世界先進的科學水平進軍。
在8年內,要建成學科門類齊全,中央和地方互相配合,擁有一批現代化實驗室的基礎學科研究體係,全麵展開各學科的研究工作,在一些學科的某些領域接近和趕上世界先進科學水平,在基礎學科的更多方麵作出優秀成績和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到20世紀末,基礎科學各分支學科要大部分或絕大部分接近當時世界先進水平,有相當部分趕上當時世界先進水平,個別學科要居於領先地位。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於1979年1月批準了這個規劃,並在批語中指出:
四個現代化的關鍵在於科學技術現代化,基礎科學是整個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不論從當前還是從長遠考慮,不搞基礎科學研究是不行的。
1978年10月,中共中央正式轉發《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簡稱《8年規劃綱要》。
“綱要“包括前言、奮鬥目標、重點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科學研究隊伍和機構、具體措施、關於規劃的執行和檢查等幾個部分,確定了8個重點發展領域和108個重點研究項目。
“綱要“提出了“全麵安排,突出重點”的方針。
“綱要“提出我國科學技術工作的8年奮鬥目標是:
部分重要的科學技術領域接近或達到20世紀70年代的世界先進水平;專業科學研究人員達到80萬人;擁有一批現代化的科學實驗基地;建成全國科學技術研究體係。
這一時期,還製定了《科學技術研究主要任務》、《基礎科學規劃》和《技術科學規劃》。
規劃實施期間,鄧小平同誌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以及“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的戰略思想,為發展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基本方針和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1981年11月,中共中央提出要依靠科學技術推動經濟發展、分層次組織好科技攻關。
國家計委、經委、科委為此組織各領域專家對《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進行了調整,並選出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形成“六五”科技攻關計劃。
為確定攻關項目,中國科學院召開了多次論證會、評議會或討論會。
1982年5月25日,中國科學院召開會議,嚴東生副院長主持會議,由計劃局、各學部及院農業研究委員會、能源研究委員會、環境科學委員會、管理科學組共同商議,提出第一批備選重點項目。
1982年9月21日,中國科學院向國務院、中共中央書記處報送《中國科學院組織科技攻關情況的報告》,確定8個方麵的37個攻關項目。
經過協調,最終確定農業增產技術、能源開發及節能技術、資源開發與材料、電子技術及裝備、環境與生態、新技術等六個方麵的26個項目作為科學院第一批重點攻關項目。其中16項列入國家攻關計劃,另10項為院級攻關計劃。
1982年11月30日,五屆人大五次會議討論並通過“六五”科技攻關計劃,將“8年科技規劃”的108個重點項目調整為38項,包括114個子課題。
攻關計劃通過後,國家主管部門分別與各主持研究單位簽訂攻關專項合同,明確各個項目的指標和主持單位的責任。中國科學院在114個子課題中參與主持的有23個,從1983年起全麵開展攻關工作。
到1985年底,所有攻關項目都基本按照合同要求完成預定計劃,取得多項攻關成果,大部分在國民經濟中得到推廣應用。
“六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的形成實施,大大促進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它是在全國科學大會召開以後,中共中央為中國科技發展做的一個規劃。
在中共中央的關懷下,中國的科技發展步入了正軌,並奔向光明的前程。
三、科技發展
●鄧小平說:“人是最寶貴的財富。我們有幾萬留學生在國外,這是財富,要爭取他們回來。”
●華羅庚說:“村老易空,人老易鬆,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鬆,我願一輩子從實以終。”
●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森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之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是當之無愧的。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
● 科技發展
中國科大試辦少年班
1985年1月26日,教育部決定,在北大、清華、複旦、上海交大等全國12所重點高等院校開辦少年班,擴大少年班的試點。
圍繞中國的教育,中央先是恢複了高考製度,後來,中共中央又采取了許多教育改革措施,少年班、博士後是其中的典型事例。
這些措施是在摸索中不斷前進的。
早在1974年5月,物理學家李政道就提出過辦少年班的設想。當年,李政道回國訪問,通過周恩來向毛澤東建議:
可參照招收和培訓芭蕾舞演員的辦法,從全國選拔很少數,約十三四歲左右的、有培養條件的少年,到大學去培訓。培養一支少而精的基礎科學工作隊伍,從而更好地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毛澤東同意了李政道的建議,但因為多方麵因素的限製,當時並沒有馬上實現。
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學院教師倪霖致信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舉薦江西贛州13歲的天才少年寧鉑,方毅對這封信作了批示。
11月3日,這封得到方毅親筆批示的信,直接促成幾個月後,中國科大少年班的誕生。
1978年3月,中國科大創建了少年班。並於3月8日,舉行了第一期少年班開學典禮。
少年班創辦的消息一傳出,引發海內外的廣泛矚目。對於以“神童”寧鉑為代表的少年班的出現,無疑是那個年代上演的最振奮人心的“青春勵誌大片”。
少年班的創立,是為了探索中國優秀人才培養的規律,培養在科學技術等領域出類拔萃的優秀人物,推動中國教育和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