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步伐加快 經濟效益提高
今年以來,鐵二十局建築工程處幹部職工不斷強化改革意識,加快改革步伐,使全處麵貌發生較大變化。
他們的主要做法,一是撤銷段級單位,將6個直屬隊合並為3個,減少了領導層次,將205名人員充實到了施工生產第一線。二是從優秀工人中聘用幹部54名,從中轉幹12名。三是實行“四率”(產值利潤率、全員人均創利率、定額流動資金創利率、固定資產淨值創利率)利潤大包幹的經營責任製,貫徹“基數利潤定死,確保款額上交,超額利潤多留,經營性虧損自補”的原則,使職工收入與企業經濟效益捆在一起,真正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四是對全處工人定期進行技術考核,評定技術等級,將其結果與工資分配掛起鉤來。五是開展基層評機關,群眾評黨員,黨員評幹部的“三評”活動,對3名隊級幹部做了降職降級處理。六是轉變機關作風,鏟除官僚主義,提高辦事效率。處定期組織全麵檢查評比,並將評比情況作為年終評選先進科室和個人的主要依據之一。
通過一係列改革,職工精神麵貌發生了可喜變化,促進了經濟效益的提高。1至8月該處完成建安投資594萬元,在擔負國家“七五”計劃重點工程施工中,速度快,質量好,受到了上級的表彰獎勵。
(載1987年9月5日《鹹陽報》)
評述
消息是以簡潔的文字迅速傳播新近發生的事實的一種新聞報道文體。消息是報紙、廣播電台等新聞媒體最廣泛、最常用的一種報道體裁。
常用的消息種類有動態消息、經驗消息、綜合消息、人物消息、記者述評或評述消息、簡明消息等。
消息的特點是實、快、新、短。即報道的內容要真實實在,報道的時間要迅速及時,報道的事實要新鮮,報道的字數要少、篇幅要短。一般都是一事一報,簡潔明快。
消息的結構組成一般包括導語、主體、背景、結尾四個部分。其中導語和主題是最重要的,不可缺少。
二十局建工處其前身是原鐵道兵青藏鐵路新線管理處,為鐵道兵直管單位。1984年1月1日兵改工後歸屬鐵二十局,編序為二十局第五工程處,1986年11月與二十局建築公司合並改稱為二十局建築工程處,即現在的二十局集團六公司。
這篇消息是作者發表的第一篇新聞作品。就稿子的新聞性而言,在當時來說是很強的,頗具新意,因為事件本身所揭示的主題是改革,是改革促使單位發生了新變化的。如撤銷段級單位、推行“四率包幹”等做法,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指導性,這在以後的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這篇消息稿的導語是不成功的,通篇也顯得稚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