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一台戲 共奏同心曲(1 / 1)

鐵二十局建工處黨政領導協力抓生產

鐵二十局建工處黨政領導分工不分家,為企業振興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唱好一台戲,共奏同心曲,受到職工群眾的好評。

這個處今年在廣東、四川、陝西等省、市承攬了3000多萬元投資的工程施工任務,既有廣東107國道,又有國際影響的深圳大亞灣核電站這樣的“窗口工程”。施工難度大,工點、人員高度分散。在這種特定環境中,處長郭文山集中精力抓生產,書記穆占全全力以赴促生產,兩人同台“演出”,共商大計。今年頭幾個月,由於新工點開工後疏通材料等供應渠道不順暢,加上雨天較多,施工生產計劃完成得不好。處長、書記分別率機關工作組奔赴施工現場,與職工平等對話,及時幫助基層解決了施工生產、安全設施、後勤保障以及防病治病、喝開水難等十多個具體問題。廣東107國道任務繁重,施工人員分布在長達14多公裏的線路上,矛盾突出,在該工點擔任項目長的副處長俞忠安迫切需要一個好幫手。正在這裏檢查工作的郭處長,在經過全麵考察了解和廣泛征求職工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當場拍板,將一名政績突出的工人聘任為副項目長,並享受正科級等遇,強化了這個工點的施工管理。今年5月,該處有一個工點項目負責人因急事回老家探親,處裏領導一時又調換不開,穆書記便主動向處長請戰,接替了那位領導的工作,保證了施工生產和組織指揮上的連續性。

編者按語

“將相和”才能企業興

鐵二十局建工處黨政領導團結協作抓生產的做法,值得企業的黨政領導借鑒。

在改革的大潮中,企業實行了黨政分開。如何做到分工不分家,創造一個和諧融洽、團結協作的工作環境,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大家知道,一個企業的興衰,與領導班子的團結與否有著密切的聯係。隻有“將相和”,企業才能興旺。試想,如果企業的黨政領導之間,互相拆台搞“窩裏鬥”、搞“內耗”,這樣勢必就會挫傷職工的積極性,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希望我們的領導同誌,不妨學學鐵二十局建工處黨政領導互相理解、相互補台的做法。隻要我們企業的黨政領導齊心協力、互相支持,推動改革,何愁企業效益上不去?!

(載1988年6月23日《陝西工人報》)

評述

這篇消息發表在1998年6月23日《陝西工人報》二版頭條位置,並配發了《“將相和”才能企業興》的編後,應該說是一篇很有分量的稿件。

引發采寫這篇稿子有一個大背景,案例是這樣的:河南許昌第二內燃機配件廠領導班子搞“內耗”,廠長竟然讓書記停職檢查。1998年6月10日,《人民日報》以題為《“內燃”的悲哀——河南許昌第二內燃機配件廠“內戰”透視》進行報道,並配發《再不能搞“窩裏鬥”了》的本報評論員文章。這件事一時在全國炒得沸沸揚揚。《陝西日報》、《西安晚報》也相繼報道了這件事,並分別配發了《“內耗”不止,何談振興》、《“內耗”何時休》的評論員文章。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看一看自己的單位,感覺黨政主管領導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工作上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卓有成效。於是下決心寫一篇黨政主管齊心協力抓生產的稿子。稿件被《陝西工人報》采用,並配發了編後,收到了預想不到的效果!

編者按語是一種依附於新聞報道的新聞評論。它是編者對新聞稿件所加的評介、批注、或說明性文字。它可以針對稿件中的觀點解釋有關方針政策,直接表明編者的態度和建議,可以強調稿件的中心思想和現實意義,也可以提供背景情況,傳遞最近信息,幫助讀者權衡是非利弊,以引導社會輿論。就其性質和內容來說,編者按語可分為說明性按語和政論性按語兩大類。根據按語位置和形式的不同,其表現形式分為文前按語、文中按語和編後。編後又稱編後小議、編輯後記、編餘、新聞點睛等。編後可以加標題,也可以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