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回歸的大喜日子裏,鐵二十局南昆鐵路建設指揮部傳出旱季攻勢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喜訊,已在南昆奮戰了5個春秋的3000餘名建設者們,以特殊的形式,向這個喜慶的日子獻上了一份厚禮。
為以實際行動迎接這一偉大時刻的到來,從去年10月起,鐵二十局南昆鐵路建設指揮部就作出“開展旱季攻勢,喜迎香港回歸”的特別決定。為打好這一戰役,確保全管段提前建成南昆線,上陣的工程負責人丁明德、榮步軍、鞏樹堂、劉傑靠前指揮,現場辦公。參建職工攻難克險,奮力拚搏,1997年元旦、春節都在工地上大幹,形成了上場以來參戰兵力最多、完成工程項目最多、聲勢最浩大、戰績最輝煌的一場大戰。
曆時半年多的旱季攻勢,完成站場土石方15.9萬方,路基附屬工程漿砌10.1萬方,換土工布3.9萬平方米,填築滲水土2萬方,橋梁427.4延米,鋪上道渣6.2萬方,通信光纜42公裏,信號26組聯鎖道岔,架線104公裏,給水管道9公裏,房屋1.6萬平方米,客貨站台牆3180米,水井3眼,水塔1座,完成投資總額相當於前幾年1年的總和。
目前,鐵二十局南昆鐵路建設者們,正滿懷喜悅的心情,肩負著曆史的重任,進行著最後的衝刺,決心提前向國家交付一條優質樣板線。
(載1997年7月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述
對南昆鐵路的宣傳報道,作者於1995年和1997年連續組織了兩次大的宣傳報道戰役,在中央級和省部級報刊發表文章100餘篇,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反響。
《決戰南昆慶回歸》這篇文章,被多家媒體采用,還上了《人民日報》海外版。這篇看似一般化的消息稿,之所以能上全國性大報,一是這篇文章所報道的事件主體是全國人民普遍關注的南昆鐵路;二是此新聞主體與香港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這一重大曆史事件聯係在了一起。如此,其新聞性和新聞價值就大了,意義也非同一般,所以上全國性大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善於把新聞事實與國家大形勢、大背景、大環境緊密地聯係起來,是新聞寫作的一項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