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跨世紀的太陽(1 / 2)

5年之後,我們將跨入21世紀。為迎接新世紀的曙光,托起跨世紀的太陽,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中宣部等部門,相繼組織了“中國青年誌願者行動”、“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與“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等活動。

據報載:中國青年誌願者行動自1990年在深圳點燃火種,1993年12月2日,“中國青年誌願者行動”鄭重地寫進了《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過程中我國青年工作戰略發展規劃》,啟動了中國青年誌願風的大幕。1993年12月19日,鐵路團組織以春運為契機,組織2萬餘名鐵路青年誌願者在京廣鐵路沿線開展“鐵路青年誌願者學雷鋒迎春運”活動,使“中國青年誌願者”活動以全新的陣容,首次在鐵道登台亮相。

1994年5月4日,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裏,喬石、丁關根將火紅的“中國青年誌願者”大旗授給了8支青年誌願服務隊。12月5日,中國青年誌願者協會在京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錦濤、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到會祝賀並講話。次日,青年誌願服務國際磋商會在京舉行,並簽署備忘錄,標誌著中國青年誌願行動正式與國際接軌。

“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與“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是在迎接新世紀的偉大進軍中應運而生的,是中國共青團麵對跨世紀的曆史性課題選擇的工作突破口和主攻方向。1994年6月2日至3日,團中央組織座談會,來自10省市近20位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活動試點單位代表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確定今後每年表彰命名100至200名全國青年崗位能手,10名全國傑出青年崗位能手,同時確定9月為“青工技能月”。6月29日至7月2日,團中央、國家經貿委、勞動部聯合召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活動座談會,揭開了全國實施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的序幕。8月9日至10日,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中宣部理論局在京聯合主辦了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研討會,從理論上專門研究青年人才問題,形成了共識。9月,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要培養選拔跨世紀的領導人才。12月,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確立培養跨世紀青年企業家的戰略目標。12月22日,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召開的全國跨世紀青年人才群英會在京舉行,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鎔基、劉華清、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了青年群英。

舉世矚目的三大係列活動,堪稱跨世紀的偉大奠基,順應了跨世紀的曆史形勢,適應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中國青年誌願者行動,向曆史、向時代、向整個世界樹起了中國青年誌願者的旗幟,她一經舉起,就有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誌願者彙集在這麵旗幟下,對人民奉獻出一顆火熱赤誠的愛心,譜寫出一曲曲“團結、友愛、奉獻、進步”的時代新樂章!愛國主義,是構築當代青年的精神支柱。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愛國主義精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愛國主義是沒有時間、空間和條件限製的,體現愛國主義精神是多方麵的,可以是轟轟烈烈的壯舉,也可以是默默無聞的奉獻。“雙跨”工程無疑是一場人力資源的革命。毛澤東同誌曾進過,人是世間最寶貴的因素。鄧小平同誌多次強調,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目前,我國已形成了全方位的開放格局,並以整體改革推進的態勢走向新的世紀,但這一切都需要人的參與,依賴於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依靠一個宏大的人才群體來帶動這場偉大的變革。

從我們企業職工隊伍來看,青年職工約占職工總數的80%,且絕大多數處在施工生產第一線,是施工生產和推動企業改革的主體力量。企業的興衰、生產經營的成敗、經濟效益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員的素質,尤其是青工的素質。轉換企業經營機製,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其本質是要求現代素質的人才與現代企業製度實現同步結合。因此,企業實施“雙跨”工程,立足現在,著眼未來,致力於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則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目前我們企業在這方麵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麵是一些專業人才總量不足,另一方麵是人才結構比例失調,人才老化和斷層現象也較明顯。一些青工不熱愛本職,好高騖遠,不能勝任本職工作要求,從青工總體技術素質而言,問題還較為嚴峻。再就是受實用主義價值觀的影響,一些年輕人自我價值位置沒擺正,理想觀沒有正確建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