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生命譜就英雄壯歌》有感
手裏捧著2000年3月30日《工人日報》發表的《生命譜就英雄壯歌——記舍己救人的好女工譚芳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譚芳桃,中鐵十七工程局一名普通女工,麵對飛馳而來的火車,為了搶救兒童生命,不幸壯烈犧牲,年僅36歲。
譚芳桃犧牲得很悲壯、很偉大。英雄之舉,留給人們無盡的思念。
麵對疾駛而來的列車,麵對摔到在鋼軌上不相識的孩子,譚芳桃忘我地衝上去了。孩子得救了,她卻被車頭巨大的慣性撞出10多米,倒在了血泊之中……。譚芳桃以實際行動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人活著不能隻為自己。”
“人活著不能隻為自己”,這句話聽起來似乎很平常,但是要真正做到,並達到一定的忘我境界,著實不易。
不是嗎,當今某些人奉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信條,隻要能牟取私利,什麼坑蒙拐騙的事都能做得出來,“假”的東西充斥市場,無孔不入,防不勝防,令人直呼上當,叫苦不迭!
不是嗎,經常看到一些人以權謀私,利欲熏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擇手段,貪汙受賄,違法亂紀,隻要自己能撈錢,哪管什麼“瓦上霜”?!
不是嗎,也有這樣一些人抱琴不彈琴,朝秦暮楚,躲在陰暗的角落裏隻知算計人,張三說說,李四談談,這個不滿意,哪個不如己,儼然以“老大”自居,隻要對自己有利,隻要自己安逸,什麼工作,什麼事業,什麼黨性,什麼原則,統統都可拋掉。
不是嗎,還有這樣一些人,見困難就讓,見危險就躲,見風使舵,隨機而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連做人起碼的良心和道德準則也沒有!
夠了,夠了,無需一一列舉。
如此與英雄相比,顯得是多麼的渺小和卑鄙!
毛澤東同誌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隻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譚芳桃同誌就是具有這種精神的人,她活著並非隻為自己。當工人,她是一個好工人,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吃苦奉獻,不講價錢。平時她樂於助人,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勝過關心家人。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譚芳桃舍己救人,以身殉職,她的死,重於泰山!
譚芳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譚芳桃精神萬歲!
(載2000年4月4日《開路先鋒報》)
評述
這是一篇讀後感,是作者讀了《工人日報》發表的十七局女工譚芳桃舍身救兒童的英雄壯舉後有感而發的。
譚芳桃是十七局的一名女工,與二十局同屬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接近性使她的事跡更加吸引和打動作者。譚芳桃舍身救兒童,獻出了年輕的寶貴生命,她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的死比泰山還重!但現實生活中有些人雖然活著,卻幹著沒有“人味”的事,可氣可恨!學習英雄,弘揚正氣,祛惡揚善,構建和諧文明社會,乃題中應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