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青藏線的報告(1 / 2)

6月29日,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青藏鐵路南山口車站宣布開工令,江澤民總書記發來賀電,青藏鐵路宣告開工。

6月3日,中鐵二十局力挫群雄,一舉中標青藏鐵路7標段,投資8.5億元;6月7日,青藏鐵路施工動員大會在局機關鹹陽隆重召開;隨後,建設者們開赴青藏線。

3個多月過去了,中鐵二十局1000多名參建職工在青藏線上生活、工作得怎樣?施工局麵是否打開?施工進度、質量、科技、環保、後勤保障工作如何?他們的思想、情緒是否穩定,士氣是否高漲?社會信譽、社會形象又怎樣?

10月13日,我們來到了這片神奇的地方。次日,在六處預製廠、工程機械廠格爾木辦事處采訪,15日參加青藏線宣傳工作會議,16日踏上了朝夕夢想的風火山工地。

幾天來,我們無時無刻不被青藏線火熱的施工場麵所吸引,無時無刻不被參戰健兒們戰天鬥地、可歌可泣的精神所感動,所鼓舞,心靈一次次受到洗禮,一次次受到震撼。在這片廣袤、神奇的雪域高原上,廣大建設者們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勤勞和勇敢,創造著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人間奇跡……

世界最高的風火山隧道,進口、出口洞門已被打開,英雄的建設者們正在夜以繼日地向前掘進

為了揭開風火山神秘的麵紗,打開世界第一高隧的洞門,建設者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和汗水。因為他們麵對的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天字號”隧道。這裏是號稱世界屋脊的“屋脊”,風火山腹底深達150多米的千年冰川,含土量大,石質破碎,冰、土、石融為一體,軟硬兼而有之,令人望而生畏。這裏海拔5000多米,空氣稀薄,其含氧量不足內地的40%,山上積雪不斷,最低溫度在零下40多度,氣候變化無常,一會兒晴,一會兒飄雪花,一會兒又狂風大作,是人類生命的極限地帶,被喻為“生命禁區”。

為征服世界第一高隧,修通青藏鐵路,中鐵二十局精選況成明、王樹文分別擔任青藏鐵路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和黨委書記,副指揮長楊前進,副書記陳益發,總工程師尹玉成,由他們率隊向風火山發起總攻。在經過高層地質專家反複論證的基礎上,人員、機械設備全部到位,指揮長況成明下達了開山的命令。

曆史將記下這一刻,2001年10月12日11時30分,一陣劈劈啪啪的鞭炮聲過後,隨著“轟”的一聲巨響,洞門被轟然炸開。

素有隧道宿將、專家之稱的三處副處長劉含金,工會主席詹自成,分別坐陣隧道進口和出口。劉副處長告訴記者,他已上山10多天了,隧道施工采取“管棚法”、超前支護、噴錨等方法,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工程進展順利,進出口正以每天1米多的速度向前掘進……

隧道進口,寒風獵獵,彩旗飄飄。“世界第一高隧風火山隧道,中鐵二十局承建”的巨牌豎立在洞門上方,格外引人注目。這是時代的召喚,這是曆史的承諾,這是向世人的展示,這是向大自然的宣戰!

洞口清晰可見,幾名操作手正在奮力掘石、打眼、壓漿。掌子麵上,碎石夾裹著冰塊和泥土,奇形怪狀,很不規則地顯露在外麵。

隧道出口,機器轟鳴,兩名操作手正在掌子麵上噴漿,隨著混凝土的不斷凝固,拱壁變厚變硬,形成強大合力,支撐起高大山體的壓力。三處隧道隊隊長林軍民、書記楊寅初和主管工程師劉萬奇,堅持跟班作業,現場辦公。

在風火山工地上,指揮長況成明激動地告訴記者,風火山隧道施工的大幕剛剛開啟,隧道掘進已達10米,目前施工還處在試驗探索階段。9月30日鐵道部副部長孫永福視察工地後興奮不已,揮筆題詞“奮戰高原,科技攻關,建設世界第一高隧”。風火山隧道施工史無前例,困難重重,我們既要發揚敢打敢拚、一往無前的英雄主義精神,又要堅持科學施工,科技攻關,不可盲目掘進,把旺盛的勞動熱情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緊密結合起來,穩紮穩打,步步推進。況成明還說,目前正在積累經驗,摸索規律,改進施工方案,風火山隧道施工將打破常規,堅持冬季施工,力爭年底攻克200米大關。

說這番話,況成明充滿激情與自信。自6月上山以來,他一直堅守在工地上,高寒缺氧,自己血壓較低,身體一度不適,可他全然不顧,實在撐不住了就打吊針,始終不肯下山。他說,組織上把這副擔子交給我們,壓力大,責任重。風火山施工舉世矚目,我們沒有退路,隻能成功,不能失敗,我們的目標是抱著“魯班獎”下山!

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卻字字千鈞。此情此景,無不令人感動,令人肅然起敬!

北麓河3.93公裏路基試驗段已成型2.5公裏之多,建設者們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澆築起高高的路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