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二十局修建青藏鐵路先進人物素描
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修建青藏鐵路格拉段後,中鐵二十局這支曾三上青藏線,有著光榮傳統的“鐵軍”,毅然承擔了全線難度最大的風火山路段施工任務。他們在這片充滿生機又荒涼蒼茫的雪域高原上,演奏出一曲曲動人的拚搏奉獻之歌。
高原統帥況成明
中鐵二十局承建的第七標段,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凍土區最長、科技含量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風火山隧道和北麓河厚層地下冰試驗段。
“青藏鐵路施工,全管段要創國優,風火山隧道要拿‘魯班獎’。我們要奪取全勝!”麵對堪稱世界鐵路建設史上一係列之最,中鐵二十局青藏鐵路建設指揮長況成明話語鏗鏘有力,道出了廣大參建職工的心聲。
況成明,1986年畢業於石家莊鐵道學院,先後參加過上海莘鬆高速公路,寶中、南昆、神延、寶天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擔任過技術副隊長、副項目長兼總工、副指揮長等職,有著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隊伍上場後,他主張把工程指揮部設在施工現場,與職工同甘苦共患難。工程開工後,他始終堅持在現場組織指揮,不分白天黑夜。他與指揮部領導一起,提出了“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好青藏高原鐵路”的口號,製定了項目質量方針和目標,嚴格施工管理和技術管理,成立了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和風火山隧道現場試驗組等。
全長1329米的風火山隧道屬於低高山區,隧道通過部位海拔4996米,為高原多年凍土區隧道,其洞身全部位於凍岩之中,含土冰層、飽冰、富冰凍土厚度深達150多米。為解決風火山隧道永凍冰層施工難題,處理好洞內外氣溫變化對圍岩凍融圈的影響,風火山隧道選擇了冬季施工這一最佳時機,依靠科技,全斷麵掘進。北麓河厚層地下冰試驗段,路基橋涵科研測試項目多達29項,大都在冬季施工中完成。況成明率領職工挑戰世界難題,科學管理,科學施工,成功突破了風火山永久性凍層施工新課題,獲得了多項科研項目成果,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讚揚。
“隧道專家”劉含金
為確保風火山隧道施工質量和進度,中鐵二十局精選素有“隧道專家”之稱的三處副處長劉含金坐陣風火山。風火山隧道自2001年10月12日開工以來,他幾乎天天都蹲在風火山上,夜裏2點以前很少休息,職工們這樣評價:“劉副處長為風火山隧道把罪受了,心都操碎了,人瘦了一圈。”
劉含金堪稱一員虎將,一位不知疲倦、責任心很強的人,與隧道一旦接上火,便全身心投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在風火山隧道的日日夜夜裏,他走出隧道進口,又入隧道出口,不時蹲在掌子麵上觀察圍岩結構變化,適時調整施工方案。根據現場掌握的實際情況和高原高寒施工特點,果斷進行決策,將四班倒改為六班倒作業,使工程進度由每天1個循環提高到兩天3個循環,循環進尺由1.5米提高到2.5米,隧道掘進速度由每天1.5米提高到6米多,為超額完成年度施工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0月初來此檢查工作的鐵道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孫永福欣然揮毫題詞:“奮戰高原,科技攻關,建設世界第一高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