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衛士長李銀橋住院記(1 / 1)

“李老要出院了!”

消息傳開,鐵道部二十局中心醫院像開了鍋似的,人們心情複雜,說不清是悲還是喜!

今年4月13日,曾在毛澤東身邊工作15年、擔任過毛澤東衛士長的李銀橋慕名來到鐵二十局中心醫院治病。他精神不振,麵色蠟黃,吐字不清,頸軟,左半身肌力為0級,左側上下肢腫脹,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得知這一消息後,醫院裏轟動了。

“李銀橋是國家功臣,對領袖忠心耿耿,我們有責任治療好他的病,決不能讓他從我們醫院裏躺著出去!”鐵二十局中心醫院院長杜槍盈感慨地說。

鐵二十局醫院素以蛇毒抗栓酶治療血栓病聞名全國。很快,一個由血栓病專家組成的專治小組迅速成立。血栓病科主任齊之滿掛帥主治。經過全麵檢查、會診,很快研究確定了對李老的治療方案。他們創造性地采用了針灸、按摩、脈衝、靜脈注射、肢體功能鍛煉、膳食等方法對李老進行綜合治療。

醫生張亞軍技藝高超。他采用芒針治療腦血管病引起的癱瘓症效果奇特。這次給李銀橋針灸,他對症下藥,胸有成竹。一個療程下來,李老竟神奇般地靠牆站立了5分鍾,臉色開始紅潤,食欲大增。第二個療程後,浮腫消退,肢體疼痛消失,肌力由0級提高到二級,在一人挽扶下可行走100米。

5月12日護士節那天,醫院正召開慶祝大會,忽然護士們發現,當年毛澤東的衛士長和夫人韓桂馨來到會場。許多護士激動地哭泣起來。麵對此情此景,李銀橋夫婦淚流滿麵,連聲說:“你們辛苦了。謝謝大家,謝謝大家。”他揮動著開始恢複的右手,滿懷激情地為護士寫下:“崇高的職業,光榮的崗位。”

是啊,為使李老早日康複,血檢病科的20名醫護人員付出了多麼艱辛的勞動:他們沒有禮拜天,沒有節假日,隨叫隨到。主任齊之滿、醫生張亞軍、護士王殿華更是形影不離。天熱,齊主任拎來西瓜為李老解渴;王護士從自家做來李老愛吃的飯菜……

他們全力以赴,為這位一直受到毛澤東親屬及廣大人民普遍尊敬和愛戴的忠誠衛士傾注了一片愛心。

經過3個多月的精心治療,李銀橋的身體已基本恢複正常。他思維清晰、敏捷,精神狀態良好,先後接受了日本廣播協會和國內多家新聞單位的采訪。

為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8月9日,李銀橋借出院之際,特在當地鹹陽市電台點播《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這首歌以答謝鐵二十局醫院。

同日,李銀橋病情好轉出院的消息傳到北京,他的家人及毛澤東的親屬都十分高興,毛岸青、邵華、李訥立即簽名致謝,還聯名向醫院贈送一麵書有“白求恩精神,血栓病克星”十個大字的錦旗。

人們奔走相告,不少市民紛紛趕到醫院看望。他們默默地祝福李銀橋老人身體健康。

(載1993年第11期《中國婦女》雜誌)

評述

《毛澤東的衛士長李銀橋住院記》這篇通訊,被國內11家新聞媒體發表,這是發表在1993年第11期《中國婦女》雜誌上的一篇。

稿子寄發後,《中國婦女》雜誌社編輯薛維維女士給作者寫來一封信,大意是準備把“毛澤東衛士長李銀橋住院記”以“本刊特稿”名義發表,並要作者給她寄去有關李銀橋住院的照片和資料。當時作者正在北京參加“馬列主義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信件內容是由作者的夫人王玉華通過電話傳過去的。因為作者早有準備,去北京學習時帶去了有關一些文字及圖片資料,於是便去雜誌社找到了薛維維,並當麵呈送給她。薛維維熱情地接待了作者,並詢問了有關報道內容和細節。

1993年10月15日付印的《中國婦女》雜誌,發表時配發了作者與李銀橋的一張合影照片和李銀橋“深切懷念毛澤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親筆題詞。

這次采訪毛澤東的衛士長李銀橋夫婦,所寫的《廉政楷模毛澤東》和《毛澤東的衛士長李銀橋住院二三事》兩篇稿子,先後被18家新聞媒體發表,連同《采寫“廉政楷模毛澤東”的前前後後》,包括文字稿件和圖片共計48篇。這是作者一生中最為成功的一次采訪報道,最為難忘的一次采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