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十六大盛會召開,忠誠實踐“三個代表”,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集中精力把經濟搞上去。
打造兩個品牌
即:子午嶺綠色牌和黃河古象文化牌。合水擁有西北地區森林麵積最大的子午嶺天然林和迄今挖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第四紀黃河劍齒象化石,這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和優勢。要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使子午嶺和黃河古象兩個獨具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品牌滲透到經濟、文化、旅遊和對外交流的各個領域。
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結構調整,發展特色“塊狀”經濟,要在區域布局上推行“果上塬、菜下川、瓜進山,牧草布全縣”;在產業結構上推行“牛羊進圈,企業進村,園區進鄉,農民進城”,培植特色“網點”經濟;開發名牌產品,提升傳統品種,突破珍稀品種,引進名優品種,打造特色“品種”經濟;二是文化旅遊。建成以子午嶺自然旅遊為中心,古石刻藝術博物館和文物古跡觀賞為輻射的合水文化旅遊網絡。三是石油開發。按照“邊開發、邊規範”的原則,支持油田到合水開發石油,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實施四個突破
在民營經濟上求突破。著力實施“民營強縣”戰略。一要完善改革,激活主體。加快中小企業改革,加強改製企業管理,全麵推進土地使用權有償流轉。同時,從政策上傾斜、資金上扶持、機製上放活,著力營造民營經濟“鋪天蓋地”之勢,年內再興辦民營企業80戶,其中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小型企業8-15戶,1000萬元以上的中型企業8-15戶,1000萬元以上的大型企業4-8戶。二是強化引導,增加主體。在組建乳品、服裝、建材三大集團公司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市場機製,推進強強聯合,再組建農特產品加工、名優新產品研發和草畜產業開發三大集團公司。打破區域界限,發展對外協作,培養民營“小巨人”。三是幫大扶優,盤強主體。按照“把好的做大,把大的做強”的思路,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在做好產品的研究、開發與銷售的同時,成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推行重點企業掛牌保護製度。
在特色經濟上求突破。一是堅持立草為業,大力發展草畜牧業。按照一年半農半牧,三年建成草業大縣、畜牧強縣的總體思路,年內完成種草10萬畝,新增奶牛4000頭,黃牛10萬頭。到2005年,使奶牛存欄達到2萬頭、黃牛5萬頭、商品羊50萬隻、種草50萬畝。二是集中兩川四個鄉鎮2.76萬畝川台地,突出發展白黃瓜,按照集中連片,突出規模,做大做強的要求,進一步加快產品轉化增值,延長產業鏈條,形成產業優勢。
在開放開發上求突破。實施走出去戰略,把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來抓,實施重大項目資金領導責任製,全力抓好在建、續建和新建項目的管理,對已簽約項目,要推行跟蹤落實製,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在城鎮經濟上求突破。進一步創新“經營城市”理念,對城鎮資源進行管理、集聚和營運,實現城鎮資產的有效配置和效益的最大最優,集中精力抓好新區開發、老城改造和小城鎮建設。一年打基礎,三年大變樣,五年再建一個新縣城,使縣城規模和人口規模增加一倍以上,引導生產要素向城鎮聚集和重組,為二三產業發展拓寬空間、創造條件,加快農業人口城鎮化、城鎮區域擴大化、生產力發展非農化和人民生活文明化。
rightright(刊於2002年9月29日《甘肅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