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引領環境建設(1 / 2)

良好的環境,是經濟快發展、大發展的鋪路石和加速器,從我們的工作實踐看,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應著眼於以下三個方麵創新:

一、必須在思想上創新,這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總開關”

解放思想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著環境改善的力度,觀念上的差距必然導致工作上的差距。當前,思想觀念滯後的問題尤為突出,表現為:怕別人賺錢的小農意識濃厚,地方保護和行業保護嚴重,辦事效率不高,工作推諉扯皮,環境衛生髒亂差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不講誠信、製假售假等現象禁而不絕,造成的結果是工作處處掣肘,客商不敢來,資金進不來,人才來不了,項目上不去。“軟”環境事關“硬”道理,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就必須破除這些不合時宜的想法和做法,堅持從思想上創新,徹底樹立“環境是第一要素”的觀念,把“環境就是生產力”的口號叫響叫亮。繼續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實踐活動,貫徹省十次黨代會精神,用最前沿、最新的知識武裝頭腦,啟迪思想;深入開展“西部大開發、合水大發展”討論活動,梳理思路,拓寬視野;按照江總書記“三個解放出來”的要求,把幹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大開發、大開放上來,統一到奮發有為,加快發展上來,使“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個個都是引資主體,事事關係經濟發展”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

二、必須在措施上創新,這是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的“關鍵”

首先,要激活內因,提升人氣。建立激勵競爭機製,最大限度開發人的潛力,使各級班子和幹部始終保持昂揚的銳氣、蓬勃的朝氣和浩然的正氣,形成一種你追我趕、勤奮努力、隻爭朝夕、競相發展的幹事創業氛圍。其次,激活主體,強化服務。領導幹部是營造良好環境的關鍵主體,必須牢固樹立“領導就是搞服務,掌權就是為服務,有權就是服好務”的思想,該辦的事堅決辦,能辦的事馬上辦,難辦的事要想法辦,不斷自加壓力,小跑前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特別要把“敢想、敢幹、會幹、幹好”四個方麵體現在工作之中。敢想,就是要用超前的、戰略的眼光,動態地審視縣情,敢於想別人沒有想到的事,敢於找準“空白點”,敢於推陳出新,謀大事。敢幹,就是敢於創新,敢為人先,敢於打破常規,敢於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會幹,就是運用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手段,運用市場牽動、典型帶動、政策推動的措施,運用算賬對比、效益分析、提供服務的方法,使各項工作既符合國家政策,符合群眾利益,又體現工作要求,體現群眾意願。幹好,就是使工作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促進財政增長和農民增收。敢想是前提,敢幹是過程,會幹是方法,幹好是標準;創造性開展工作就是要以敢想、敢幹為標準抓好決策層,以會幹、幹好為目標,抓好落實層。第三,要健全機製,按照省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四種人”不能用的要求,采取“騰位子”、“摘帽子”等措施,使靠得住、有本事、作風好的幹部脫穎而出,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製;對各項工作實行目標管理,推行末尾淘汰,建立想幹事、敢幹事、能幹事的激勵機製;對坐而論道、撥弄事非、造謠中傷的嚴肅處罰;進一步優化人才資源,對所有行政事業單位空崗人員,全部實行公開招聘、競爭上崗;鼓勵學有專長的科技人員離崗從事產業開發。第四,要改進作風。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開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法律、送信息、送溫暖、送真情的“六送”活動,創造新形勢下黨群魚水關係新模式。第五,狠抓落實。堅持不看過程看結果,不看基數看變數,以發展定優劣,以實績定功過,少提口號,多幹實事,說了就算,定了就幹,集中精力抓落實,最大限度縮短從說到做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