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唱
黑石河往東流去。
五叔在田裏扶著犁走,一抬眼,滿河的水在陽光下冒起白煙。從前,這兒過了河,往南,吃兩杆葉子煙的工夫就到了永聖寺;每天清晨,寺裏總傳出悠遠的鍾聲。再往前,過一壩冬水田,幾叢墳頭,遠遠就看見了州城青黑色的城牆。
那一壩冬水田是永聖寺的廟產。每年都是寺裏來個和尚,請父親去使牛操轉、耙平的。五叔那時正是半大孩子,父親犁完了田,就把牛繩交給他,說:“牽去困水。”
在渠裏困了水起來,牛將尾巴上的水珠甩來蕩去,黑眼睛看著五叔,親熱地在他身邊挨來挨去。
五叔家三代使牛。
這一帶頗多匠人:鐵匠、木匠(又分為大木和小木)、改匠……過了年,土路上叮叮當當地走來個背著高腳背篼的男子,進了村,扯開嗓門兒喊:“細磨子,細磨子嘍——”這是個山上下來的石匠。五叔雖然是在田裏磨手板皮,卻因牛使得好,村人們都親切地喊他使牛匠。
別人使牛不過混口飯吃。五叔家每年立春,都要鄭重地在牛欄裏上香,貼春牛圖,獻刀頭。祖父在時,還要領著一家大小,恭恭敬敬地對著欄裏的牛磕頭。
磕頭之前,祖父從懷中掏出一張發黃的紙,念道:“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念我先祖,來自麻城,風餐露宿,抵達蜀地……”
別人使水牛,也使黃牛。黃牛不能騎,力也不大,還愛撈嘴。因為這,五叔一向使水牛。
水牛犄角彎彎。
這一天,天上像懸著兩個太陽,五叔和牛累得吭哧吭哧。主人家催得緊,歇午的時候,牛剛下河,見五叔坐立不安的樣子,就站起來,朝五叔叫了兩聲,又回到了田裏。也合該出事,耙完田,五叔累得一屁股跌坐在田埂上,忘了解下耙具。牛熱得遭不住,拖著耙具就往河邊趕。
水牛跑得風快。
一壩田裏的人都驚呆了。耙具露出尖尖的牙齒,緊緊追趕著水牛的後蹄。五叔剛“哎呀”一聲,就見耙子跳起來,狠狠往水牛的後腿上咬了一下。水牛一吃痛,四處亂奔,耙具更加瘋狂起來,張開嘴,露出森森白齒,一下一下往水牛的臀、後腿、背上……狠狠紮去。
又奔出數十米遠,水牛忽然矮了下去。
五叔再也喊不出聲來,淚水漣漣,一下子萎在了地上。
傍晚,村裏飄起水牛的肉香。五叔從牆上取下祖父傳下來的那隻牛角,一個人徘徊在空蕩蕩的牛欄裏,半天,卻吹不出聲……
牛販子們交易時都不說話,手縮在袖籠裏,指頭忽長忽短地叫價。五叔不忙討價,隻把目光緩緩地在每頭牛身上移動。牛群黑黃高低,遠遠近近地立著,叫著。月光在天上流動,洗得牛市上時而白,時而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