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決策宣傳
●毛澤東指出:“天上的空氣,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寶藏,都是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重要因素。”
●鄧小平特地找到了萬裏,心情沉重、神情嚴肅地說:“最近的洪災涉及林業,涉及木材的過量采伐。看來中國的林業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
●江澤民說:“植樹造林,是造福今人和子孫後代的一件大事,要加強宣傳,提高全體公民植樹的自覺性。”
● 決策宣傳
共和國故事·綠色山河
毛澤東就綠化做出批示
1955年12月,毛澤東就綠化工作做出批示:
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山荒地,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
毛澤東還曾指出:
天上的空氣,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寶藏,都是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重要因素。
新中國剛剛成立,第一代中央領導人所要麵對的一項緊迫任務是,改變因長期戰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
對此,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生態環境建設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以植樹造林為主,以加強林業建設為重點,以消滅荒地荒山、改變自然麵貌為目標,開展務實有效的綠化祖國、修複生態、保護環境、調控資源、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頭幾年的工作重點,也是盡快修複生態和改善環境的中心環節。
1956年3月1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致五省、區青年造林大會的賀電》中,向全國人民發出“綠化祖國”的號召。
1958年8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北戴河會議上,毛澤東說:
要使我們祖國的河山全部綠化起來,要達到園林化,到處都很美麗,自然麵貌要改變過來。
1958年11月6日,在中央領導人、大區負責人和部分省、市委書記參加的會議上,毛澤東說:
要發展林業,林業是個很了不起的事業。同誌們,你們不要看不起林業。
1958年,毛澤東針對生態環境、尤其是對森林造成的破壞,提出了目標和任務:
一切能夠植樹造林的地方都要努力植樹造林,逐步綠化我們的國家,美化我國人民勞動、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環境。
毛澤東還提出:
經過若幹年的努力,把我們偉大祖國,逐步建設成為三分之一為農田,三分之一為牧地,三分之一為森林的社會主義美好江山。
這是一個宏偉的藍圖。據科學理論,一個國家森林覆蓋麵積達到30%以上,並分布均勻,就可以形成一個好的生態環境,就能減少自然災害,保證農業生產的正常發展。
此外,毛澤東曾在《關於加強山林保護管理、製止破壞山林、樹木的通知》的批語中,對森林資源給予高度肯定:
森林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資源,又是農業生產的一種保障。積極發展和保護森林資源,對於促進我國工、農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1959年3月27日,在《人民日報》登載的《向大地園林化前進》上,毛澤東提出了“實行大地園林化”的任務,為後人描繪了綠化祖國的宏偉藍圖。
中央號召青少年植樹造林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農業發展若幹問題的決定(草案)》,其中規定:
到1985年,全國植樹造林要保證達到成活4億畝。要集中力量抓好西北、華北、東北萬裏防護林體係,華北、中原、東北等地的農田林網化和四旁綠化,長江以南10省的速生用材林,南方、北方的經濟林基地,東北林區的跡地更新等5項重點建設。
文件要求全國青少年,應當在祖國的戰鬥中,充當主力軍,打攻堅戰,成為一支英勇的突擊隊,為完成和超額完成植樹造林任務,為早日建成北方“綠色萬裏長城”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個任務對於青少年來說,是光榮而艱巨的。
全國五屆人大《政府報告》充分闡明了加快社會主義建設速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提出要爭時間,搶速度,加速實現四個現代化。
全世界森林麵積占陸地麵積平均為22%,平均每人占有森林12畝,而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卻大大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每人平均隻有森林2畝左右。
黨中央為了改變我國林業的落後麵貌,根據新時期總任務,要求在本世紀末,把一切人力所能及的荒山荒地都種起樹來,逐步實現毛澤東關於“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的宏偉遺願。
共青團中央認真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對各級團委提出植樹造林的總體規劃,要求各級團組織、共青團員和青少年做好以下幾件事:
第一,要訂好規劃。
各地每年造多少林、在什麼地方種、種植什麼樹,林業部門都要有計劃。
各級團的組織、特別是基層團組織,要根據林業部門的要求,經過調查研究,搞個長計劃、短安排。每年除了組織青年參加黨委統一組織的營造防護林帶、用材林、經濟林和農田林網外,還可以根據本地情況和青少年力所能及,組織他們沿海、湖造林,綠化江河兩岸,營造鐵路、公路林網,綠化和美化工廠、學校、機關、街道。
製訂規劃既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幹,又要實事求是,切實可行,還要把規劃要求落實到青少年身上。
發動青少年訂立植樹造林小計劃,可以個人保證條件,明確自己植樹造林的任務、質量要求和育林護林的責任,把植樹造林變為廣大青少年的自覺行動。
第二,要抓好突擊活動。
造林季節裏,在充分做好思想和物質準備的基礎上,廣泛組織青年造林突擊隊,開展造林日、造林突擊周活動。
1979年2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經討論通過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每年植樹節前後,共青團都要組織青少年開展大規模的植樹活動。
過去,一些地區營造了“青年林”、“共青林”和“少年林”,對於激發青少年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增強他們育林護林的責任感,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有條件的地方,要繼續組織青少年造“青年林”、“共青林”和“少年林”。
城鎮青少年,要按照城市建設規劃的要求,在“四旁”和一切宜綠化的閑散土地上,都種上樹、栽上花或鋪上草皮,把城市打扮得更加美麗。
第三,要組織好技術學習。這是提高植樹造林質量,保證成活的關鍵。
除了組織青年學習和掌握當地傳統的先進的造林技術以外,還要大力組織青年學習和運用現代科學林業技術知識。
現在外國在選用速生良種、容器育苗、機械整地、播種、栽植和科學育林、護林等方麵,都有許多先進的技術。要積極學習、推廣適合我國情況的一切先進造林技術和經驗。
各級團的組織,特別是縣、社團的組織,要緊密配合林業部門,舉辦各種類型的林業技術學習班,傳授科學造林的技術知識和先進經驗,培訓青年造林骨幹。
廣大青年應根據林業建設的需要,因地製宜,積極組織各種林業科學實驗小組,廣泛進行林業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活動。
戰鬥在國營林場和社隊林業專業隊中的廣大青年,在這方麵要起帶頭作用,要刻苦學習鑽研現代化林業科學技術,向林業機械化、自動化、管理科學化進軍,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努力使自己成為又紅又專的林業專家、能手,積極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第四,要搞好良種采集和育苗。
我國宜林地區很廣,造林任務很重,光靠專業育苗遠遠不能滿足大規模造林運動的需要。
青少年們要發揚艱苦創業、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己動手采種、育苗。大力選用鄉土良種,積極引進外地良種。過去團組織、青少年之間開展贈送優良樹種和果樹種苗的活動,對於植樹造林群眾運動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這個活動應該繼續提倡。
凡是有條件的地方,特別是農村團支部和少先隊組織,都要建立“青年苗圃”、“紅領巾苗圃”,做到計劃、人員、種子、圃地、措施五落實。
要加強苗期管理,培育大苗壯苗,為大規模植樹造林解決苗源,為長期綠化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第五,要做好撫育護林工作。
俗語說:“造林一時,管護一世。”要接受一些地方“年年植樹不見樹,年年造林不見林”的教訓。
要組織青少年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和國務院《關於保護森林製止亂砍濫伐的布告》,廣泛進行愛林、育林、護林、管林的教育,把愛護樹木作為對青少年進行共產主義道德風尚教育的一項內容,樹立保護樹木、人人有責、護林光榮、毀林可恥的新風尚。廣大青少年要成為遵守森林法的模範,當好護林的哨兵,堅決同違反法令、破壞樹木、毀壞森林的行為進行堅決的鬥爭。
對於青少年林,要建立分片管理製度,加強撫育管理,促進生產。
向綠化祖國進軍的戰鼓已經擂響了,全國青少年要在綠化祖國的戰鬥中大顯身手,用我們的實際行動,把毛主席的“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的偉大號召,變為光輝的現實。
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改造自然,造福人民,建設美好幸福生活的一項偉大事業,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事實表明,森林對於人類生活,對於生產建設,對於保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據說,一公頃森林一天可以放出730公斤氧,能滿足973個成年人的一天需氧量,即每人擁有林地10平方米左右,就可以保持大氣含氧量的穩定平衡。
森林對空氣有過濾、吸收灰塵和吸濾各種毒氣的能力,能使空氣淨化。每公頃雲杉、鬆樹每年收集空氣中灰塵分別約為32噸、36噸。搞好城市綠化,不但可以美化城市,而且能夠降低噪音,消除空氣汙染,保護環境。
因此,森林對於人類的生存和人體的保健起著重要的作用。
森林是農業的重要保障。它能夠調節氣候,改善自然環境,減少風、沙、水、旱等自然災害,使農業高產穩產。
森林能在土壤中貯蓄大量的水分。樹木根深的森林土壤估計每平方公裏可貯存水5萬噸到20萬噸。河川上遊有森林,就可以含蓄水源,清水長流;山坡上有森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
0
正如百姓所說:“山上栽滿樹,等於修水庫,雨多它就吞,雨少它就吐。”
森林還是農村木料、肥料、飼料和燃料的重要來源。許多樹木的枝葉和果實是很好的飼料。
一些木本油料樹種如油茶、油桐、烏桕等,既可榨油,剩餘物又是很好的肥料和農藥。紫穗槐的枝葉是很好的飼料、肥料,每千斤紫穗槐嫩枝葉的肥效,相當於60多斤硫酸銨,15斤過磷酸鈣或200斤餅肥,因此它有“綠肥之王”之稱。
由於森林對農牧業生產有著多方麵的作用和效益,所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是農業的保姆。
林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工業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都要由林業來解決。
解放以來,我國森林工業為國家提供木材81億立方米,各種人造板510萬立方米,還生產了大量的林副產品。
全國有林化企業500多個,林化產品600多種,解放以來為國家積累大量資金,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有了茂密的森林,還有利於戰備。一旦打起仗來,上能防空,下能屯兵,能更好地消滅來犯之敵,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