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勝地細柳鎮(1 / 3)

皇陂

細柳鎮,位於西安市西南,長安區轄,距市區僅10公裏。韋鬥、西戶、祝秦等公路縱橫全境,東與西安高新開發區、長安科技產業園銜接,西臨灃河,南望秀峻秦嶺,北接昆明池遺址。風景秀麗、土地肥沃、人文底蘊深厚。全鎮地域麵積35平方公裏,32000多人,擁有建築工程隊達60多個,花卉麵積4600餘畝,素有“花卉之鄉,建築之都”的美譽。

細柳鎮又是一個文明古鎮與文武勝地。這裏地處上林苑,曆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秦時這裏稱柳中,漢武帝開掘昆明池後在此建細柳觀。漢文帝時這裏為守衛長安三軍之一的著名將領周亞夫的駐軍之地。境內有府君廟、漢池塘、唐普賢寺、菩提寺、程咬金墓,昆明池進水口及北周與唐代古墓等名勝古跡,流傳有許多神奇優美的傳說。

這裏又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特別是近現代,湧現出不少享譽三秦的革命誌士。細柳鎮確是文武勝地與有著千年悠久曆史文化的古鎮。

周亞夫駐軍細柳營

漢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3),匈奴起兵六萬,侵犯上郡、雲中兩地,燒殺搶掠,邊境烽火連天,長安的安全也受到嚴重威脅,為了確保京都長安安全,漢文帝先後在細柳、灞上、棘門分別派周亞夫、劉禮與徐萬駐守。

為了激勵將士鬥誌,漢文帝親帶朝臣去視察三處駐防將士。他先至灞上,將軍劉禮和部下一聽說文帝駕到,急忙召集部屬,騎馬列隊迎接,漢文帝的車輦浩浩蕩蕩進入軍營,毫無阻攔。漢文帝離開軍營時將士們又列隊歡送。接著又來到棘門,也受到隆重的歡迎。

可當漢文帝最後一站來到細柳營時,卻見營地靜悄悄沒有人聲。再說細柳營,軍營前哨忽然看見遠處旌旗招展,一隊人馬正向軍營而來,急忙進入帳內,報告周亞夫,周亞夫命將士披鎧帶甲,刀出鞘,箭上弦,完全是一副準備戰鬥的樣子。漢文帝的先頭隊伍剛到達了營門,就被守營的崗哨攔住,不讓進去。禦林官員威風凜凜嚴厲嗬斥:“皇上馬上駕到,還不打開營門迎接!”營門的守將鎮定自若地回答說:“軍中隻聽將軍的命令,將軍沒下令,怎能放你們進去!”一會兒,文帝車輦趕了上來,守營的將士照樣擋住不準入軍營。漢文帝隻好讓侍從帶著符節給周亞夫傳話說:“要進軍營來勞軍。”周亞夫下令打開營門,守營的官員又鄭重地告訴他們:“軍中有規定,軍營內不許車馬奔馳。”侍從的官員都很生氣,文帝卻吩咐大家放短韁繩緩慢前進。到了中營隻見周亞夫全身披掛盔甲,手執兵器,威風凜凜地站在皇帝麵前,拱手道:“臣戰甲在身,不能下拜,請聖上允許以軍禮參拜。”漢武帝深受感動,改變了原定的儀式,直起身子,手扶車輦前的橫木,欠了欠身子,表示敬意。接著又派人向全軍將士傳達他的慰問。

細柳鎮古民居

漢文帝慰問將士結束,在返回長安的路上。這些侍從都說周亞夫傲上失禮,漢文帝卻大加稱讚地誇獎說:“周亞夫軍營紀律嚴明,守衛森嚴,這才是真正的將軍。而灞上、棘門兩處軍營,將士鬥誌鬆散,沒有軍營的森嚴,如敵人真來偷襲,怎麼能打勝仗呢?而周亞夫這兒的軍紀軍威森嚴,打起仗來必勝無疑。”並讓侍從傳他的旨意,讓其他軍營駐軍學習效仿細柳營的軍規治軍。

一個月後,匈奴軍看到漢軍防禦森嚴,早有準備,就拔營起寨,向更遠的草原深處退去。漢文帝提拔和重用周亞夫。周亞夫駐軍細柳營的故事佳話自此傳開。唐代詩人有詩頌揚細柳營曰:“文帝鑾輿勞北征,周侯此地整嚴兵,轅門不峻將軍令,今日爭知細柳營。”

府君廟的神奇傳說

細柳鎮有府君廟,亦叫顯禮王廟。這座廟要說規模並不算大,其建築也不太恢弘,然而卻遠近有名。細觀其建築布局,卻頗富特色。它與一般廟不同的是,廟內建有戲台,且戲台麵向後殿,後殿就是府君廟主殿府君殿,殿內供奉著崔玨塑像。而堪稱奇特的是山門建於高高凸起的平台上,兩側石階對峙,左右建有廊廡,門側內又各建掖門,且精雕細刻,玲瓏秀巧。府君廟內還有大殿,十八羅漢殿及偏房約30餘間,這些建築據說1982年前尚存,為細柳中學占用。

細柳鎮府君廟

關於府君廟的建築年代清畢沅主編的《關中勝跡圖誌》記:“在城西四十四裏,府君廟唐相崔玨祠,建於唐初,京民懷其德而建。太宗夢與神會,遂封號府君之神。”讓人稱奇的是府君按常規應為李世民族內長輩的稱謂,然崔玨並非李氏家族,李世民能如此親切稱謂,可見非同一般關係。廟址今在薑仁村東,今細柳有東廟、西廟二村,如東廟西廟早先同屬府君廟範圍之內,其規模又是非常宏偉的。此待考。關於府君廟的具體建廟時間,清《長安縣誌》曰:“武德三年(公元620),民懷唐相崔玨之德,為之建祠。太宗夢與神遇,遂封號曰府君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