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開卷語(1 / 2)

第一章 開卷語

我的人生因老子的《道德經》而徹底改變,感悟帶來無限的喜悅, 喜悅促動了分享之心。出於對《道德經》的喜愛和多年的研讀修煉, 一直想著寫一部有關《道德經》的詮釋。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機緣終於到了,而且計劃要出版《道德經》係列叢書(注1)。願此生致力於將老子思想與人的潛意識能量開發相結合,融老子智慧於企業管理、社會和諧、領導藝術、地球危機拯救等日常生活諸多方麵, 回饋社會,分享歡喜。同時我也感到這擔子的沉重,好在分享喜悅的願望是發自內心的,一切的付出都化作成歡欣。

1998年,我在加拿大溫哥華開辦自己的語言中心, 主要業務就是英語輔導。輔導的對象都是港、台、大陸移民的子女,在13到18歲之間。他們隨父母來到北美,想跟上當地的學習,首先要過語言關,需要加強英文基礎,父母們在這方麵也肯花錢。2000年某一天,一個12歲的學生要寫一篇關於老子哲學的文章,要我輔導她。我對《易經》《道德經》研修多年,自然對這個題目感興趣,但英文版的《道德經》還隻讀過一兩本,沒有深入進去。借此機會,我讀了很多英文版的《道德經》,和西方人對《道德經》的理解和評價。其中兩本書讓我收獲極大:《存在的科學與生活的藝術-超越冥想》(Science of Being And Art of Living,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Maharishi Mahesh Yogi)《道的神功-領導藝術、影響力、追求卓越的指南》(The Tao of Power, Lao Tzu’s Classic Guide to Leadership, Influence, and Excellence,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Tao Te Ching by R.L.Wing)。通過一段時期對英文《道德經》的研修,我發現原來西方人對我們的《道德經》已經研討很深,在應用方麵甚至超過了我們。《道德經》是全球除聖經以外出版數量最大、翻譯版本最多的書籍,早在1742年就被翻譯成德文,並受到知識界的認同,迄今為止,已有八十二個不同英文譯本。一句英文對老子的評價,更使我震撼,《道德經》是全人類最具有變革的哲學(Tao Te Ching is the most revolutionary philosophy in the world)。西方對老子是膜拜的,《紐約時報》把老子評為全球十大哲人之首,因為《道德經》解釋了他們哲學中無法解釋的問題,講出了宇宙萬物的根本,西方的哲人都認為有形的萬物的背後有個無形的能量主宰,可又都說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民族在原始情況下開始了造神運動,把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的大自然本源能量以及運行規律擬人化成為一個超人、神。隻有中華民族的哲人老子把宇宙本源能量總結為“道”,並用五千言描述了宇宙萬物從無到有的由來和運行模式。當然,老子也是繼承了中華聖賢們幾千年的文化積澱,7000年前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就“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用最簡單的一陰一陽兩個符號造八卦表達宇宙運行規律,“一陰一陽之謂道”。接下來,中華的祖先炎黃二帝把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的思想精髓發揚光大。再後來,公元前十二世紀,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於羑裏演八卦,才有了《周易》;到了公元前六世紀,孔夫子作易傳,形成了《易經》的完整體係。西方的哲學源於邏輯,他們用歸納和推理的方法從有形表象上總結局部的規律,並將總結而來的規律用在改善人類物質生存條件上,例如蒸汽機的發明把人類帶入工業化時代;電腦的發明把人類帶入現代信息化時代,這些新的科技使人類物質生存條件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西方哲人對形而上的宇宙另一半存在探究並不十分清楚,他們更習慣於是一個超能的神創造了這一切。即便是霍金的“大爆炸”理論成立的話,西方科學家也很難說清楚“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什麼樣的的狀態,這種根本性的問題,老子在幾千年以前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