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帥師伐晉,晉人恐,嚴甲兵(1)以待。
楚入河陽,退師,未幾又入,如是者三。晉侯(2)疑,朝群臣(3)問焉。
伯瑕(4)對曰:“楚誘我也,急宜敺(5),弗敺,必深入。存亡不可期(6)。”晉侯曰:“子計疎(7)矣。”伯瑕恚(8)曰:“君如弗納(9)臣言,臣終不能俘隨君(10)。請先去之!”晉侯斥之。
問步毅(11),步毅對曰:“楚非昔楚矣,執政眾乖(12),內嬖(13)日盛,曳綺縠(14)而副玉珈(15)者,後宮千人,旦謳莫酣(16),惟日不足(17),焉能及我。”
問士渥濁(18),士渥濁對曰:“毅言固當,亦知其一,未知其二者也。楚西有秦難(19),東諸侯則齊、鄭、魯、衛,枕戈待隙(20),獨吾國有新喪(21),未暇攻(22)。彼虞(23)我兵起,五國必應之,故先動相製(24)耳。不足慮也。”
問範匄(25),匄對曰:“如二大夫言。”
問韓起(26),韓起大笑絕纓(27)。晉侯變色(28)曰:“大夫笑寡人乎?”起對曰:“老臣何敢笑君,實笑雁奴(29)不知也。”晉侯曰:“何謂也?”曰:“具區(30)之澤,白雁聚焉。夜必擇棲(31),恐人弋(32)己也,設雁奴環巡之。人至則鳴,群雁藉是(33)以瞑。澤人(34)熟其故,爇火(35)照之,雁奴戞然(36)鳴,澤人遽(37)沉(38)其火,群雁皆驚起,視之,無物也。如是者四三(39),群雁以奴紿(40)己,共啄之。未幾,澤人執火前,雁奴不敢鳴,群雁方寐(41),一網無遺者。今楚師進退三,執火之謂也。君何不少(42)察之乎?”
晉侯曰:“拏人(43)不當如是哉!”於是大嚴守備。楚子(44)聞之,曰:“勿謂晉無人。”不敢侵。
君子曰:晉侯其善謀哉!集眾人之慮,必有一長者。及韓起獻計,楚人知悉(45)其情,遂退師。《詩》(46)雲:“先民有言,詢於芻蕘(47)。”況士乎!
“注釋”
(1)嚴甲兵:嚴陣。甲兵,鎧甲和兵器,泛指兵器、軍事。
(2)晉侯:指晉悼公。侯,周天子對晉國國君的封爵。
(3)朝群臣:使群臣上朝,召集群臣。
(4)伯瑕:即士文伯。
(5)敺:通“驅”。
(6)期:預料。
(7)疎:同“疏”,疏忽,不周密。
(8)恚(huì):怒。
(9)納:采納。
(10)俘隨君:和國君一起做俘虜。
(11)步毅:即郤毅。
(12)眾乖:好多人不服眾。乖,違背。
(13)內嬖:受君主的寵愛。
(14)綺縠(hú):錦衣。綺,有花紋的絲織物。縠,縐紗。
(15)副玉珈:佩戴著玉器首飾。副,佩戴。
(16)旦謳莫酣:早上唱歌跳舞晚上飲酒作樂。莫,通“暮”。
(17)惟日不足:把全部時間用於享樂惟恐不足。
(18)士渥濁:人名,即士伯,一作士貞伯、士貞子,晉國大臣。
(19)有秦難:有秦國的威脅。
(20)待隙:等待機會。
(21)新喪:才死了國君。
(22)未暇攻:還沒有來得及謀劃攻打它。
(23)虞:預料。
(24)製:牽製。
(25)範匄:即士匄,晉國大臣,諡宣,也稱範宣子。
(26)韓起:即韓宣子,晉國大臣,諡宣子。
(27)絕纓:掙斷了帽帶。
(28)變色:發怒。
(29)雁奴:雁群夜宿時擔任警戒(值班)的雁。
(30)具區:湖名,即今太湖。
(31)棲:鳥類停留,歇宿。
(32)弋(yì):用帶繩子的箭射,射獵。
(33)藉是:憑借著雁奴。
(34)澤人:湖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