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酒勸金船,醉蓬萊、定西番。五零三(3 / 3)

說到這裏,行雲忽然一頓,似是想到了什麼。

唐逸也站起身來,似是知道行雲所想,當下點頭道:“不錯,原本我們在西域是有根基的,天山劍派便是,隻不過天山劍派以女子立派,實在不夠強硬,且天山劍派也確實威脅到了我們的敵人,所以那胡人才出手,先毀了天山這肉中之刺。”

果然,自己方才便想到了天山劍派,如此看來,武帝出手毀去天山劍派,可不隻是為了當做擾亂中原武林的引子那麼簡單。

又想了想,行雲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們便更要重建天山,永鎮西域!”

唐逸見行雲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意思,當下點頭道:“名門對內維護秩序,對外監視抵禦一切敵人!這才是名門的全部責任。且對外擴張,不僅保護了我們中原武林不受侵略,更能分散名門的注意。”

說到這裏,唐逸忽然道:“崆峒派為何就對中原之爭不怎麼感興趣?便因為崆峒派的重心多在關外貿易,利益不在之處,誰又會注意留心?而名門太過注意中原利益,時日久了,終究還是要出事的。”

行雲聞言,不得不承認唐逸言之有理。

二人當下再仔細談了一番,隨即起身,其他名門之長也得了消息,趕至前廳,眾人坐在一起,自然又是一番商議。

當然,唐逸所提計劃,大體上沒人反對,唐逸的計劃並沒有損害哪家名門的利益,而且因為輪流做莊,每個名門實際上還都得了好處。再有對外擴張,西域的貿易,日本島上的遺落秘籍,這些可都是實在的利益。

餘下相商的不過都是些旁支末節罷了。

便如此,眾人直談到了夜裏,盡歡而散!

※...※...※

轉眼便是半年過去。

這半年裏,中原武林因為名門的強勢回歸而漸漸安平下來,雖然不是所有人都不再爭殺,可終究恢複了秩序。

而名門回歸之後,當下再盟嵩山,定下約定,各派出人,在封祀壇邊共建議事之所,互相派人常駐,互通有無,彼此聯係,自此,矛盾猜疑大大減少。

而且唐逸再是進言,封祀壇邊的議事之所中不僅有十大名門中人,也有九輔的位置,甚至其他門派,若有大事,亦可前來,交由眾人共議。

如此一來,嵩山之盟比之以前,更得江湖人的好評,再因名門安穩下來,中原武林自然也便安定下來,中原武林又恢複了往日安平。

而這半年的時間裏,也足夠將之前發生的一切傳遍中原,武帝的陰險狡詐,德皇的驚天布置,行雲和七派在暗處隱忍,唐逸和唐門在明處艱難,四十九院的覆滅,點蒼和昆侖的翻然醒悟,唐家堡前的激烈,還有大漠中的最後一戰,直似傳奇一般。

五月,春夏之交,登州。

登州港的口眾多,往日裏便是千帆雲集,商賈遍地,而今日更是湧來萬多武林人士,直將港口占的滿滿,十數艘巨船,靜靜的停在一旁,等待著揚帆出海。

“預祝此行順利!”

唐逸笑了笑,與身旁眾人同聲齊道。祝福之言說完,眾人便將酒水遞於身前之人,而此刻站在唐逸身前的,正是萬劍宗宗主行雲。

此行出海,便是以行雲為首,連同少林、武當、飄渺天宮等東方門派,遠航日本島去,將千年前中原武林遺失下的秘籍盡皆帶回,並且還要查明島上的門派情況,防止其日後再來威脅中原武林。

“並且此行也要將倭寇的航線察明,留下人手駐紮在日本島與朝鮮之間的對馬島上,絕不能再讓倭寇肆虐中原,必要於源頭斬斷!”行雲說罷,接過唐逸遞來的酒,隨即一飲而盡!

唐逸聞言,則是笑道:“今朝勸酒在登州,明日醉醒臥蓬萊!”

行雲聽了,豪情大起!再看他身旁之人,等喝過了酒,便與人話別,準備登船出海,不過行雲卻將碗朝旁一伸,著人將酒重新滿上,隨即遞回唐逸的身前,笑道:“今日為兄遠去日本島上,明日唐弟你便要遠赴天山,你我一東一西,俱是為了中原,我又怎能隻讓你敬我?”

說著,行雲再將酒碗一推,唐逸哈哈一笑,也自爽快的接了過來,同行雲一樣,將那酒水一飲而盡!

==============================================================

PS:至於行雲和唐逸怎麼一東一西,也就不必贅述了,嗬嗬。

PS2:《彈指歌》完本!慶祝!

PS2:一會還有後記。(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