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四年,八月五日正午,虎牢關。
曹仁將頭盔卡在右臂膀中,任由漆黑筆直的頭發散亂地披在肩上,一柄帶血的長槍靜靜的靠在身上。他仰望天空,浮雲呈現一片血色,仿佛預示著大戰即將來臨。風很大,空氣中漂浮著一股難聞的血腥味色。
這位曹軍最善於守城的將軍身材並不高大,但肌肉蟠虯,雄壯的有如猛虎。黝黑而棱角分明的臉上散發著大男兒粗野豪放的魅力,隻是眼神冷如堅冰,眉宇之間帶著一股逼人的寒氣。
此刻的曹仁眉頭緊鎖,使得剛強的麵容顯得有些陰沉,不久前,他就得到曹操的親筆書信,信中寫了孫燦意圖謀取虎牢關,並再三強調虎牢關對自己的重要。他自幼同曹操一起長大,深知曹操有通天之能,他如此在意虎牢關的得失,必是到了千鈞一發的地步。
戰況也如曹操信中所寫的一樣,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曹仁就得到了許晃駐入滎陽同趙雲會師的消息。緊接著,許晃、趙雲就一起出滎陽,輪流對虎牢關發動了猛烈的攻勢。對方仿佛完全不知疲憊,三天之內,已經連續對虎牢關發動不下三十餘次的攻擊,其中更是數次投入近十萬的兵力,完全不計較傷亡。根據估計,在這三日中,敵我雙方的傷亡人數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三萬以上。當然,這其中敵方將士的數量占了決大大部分,每一次他都讓許晃、趙雲狼狽而歸,但也因為如此他在這三日裏,他甲不離身,每每想睡的時候都隻是在一旁打個盹而已。
因為他不知道下一次對方會在什麼時候發動攻勢,更不知道自己不在虎牢關是否能夠守的住,正是因為虎牢關太過重要,所以曹仁不得不謹慎而行。
突然,曹仁的眼神變得如劍一般銳利。
遠處,旌旗獵獵,鼓聲陣陣。
空如洗的晴日下,兩萬多名敵軍軍列成一個巨大的方陣,黃綠相兼的土地襯托著他們絳紅色的戰袍,顯得分外紮眼。
白馬銀槍,這是大將趙子龍獨有的標誌,“兒郎們都聽了,整備好你們兵器,為了天下一統,為了赫赫戰功,拿下眼前的巨城!”
“已經到了約定的時間,勝敗就在此一舉了!”趙雲低聲說道:“公明,此戰我親自衝鋒,你來指揮!”
許晃大笑道:“好,就依你之言。”
趙雲親自臨陣無疑是對衝鋒的將士最好的鼓勵,人家堂堂大將,一軍統帥,爵至亭侯都毫不畏死,他們又懼怕什麼?
衝鋒戰士在趙雲的帶領下,卯足了勁道衝向了如高山一般的虎牢關。
就在此刻,在虎牢關的另一頭一隊運糧的士兵已經來到了虎牢關的關城之下,並遞上了後勤將軍的令牌。
在虎牢關西門值勤的是曹仁的副將曹授。
什麼樣的將軍,什麼樣的兵,曹授跟隨曹仁已經有十餘年,曹仁的謹慎學的十足,得到令牌的他不敢自作主張找到了正在對敵的曹仁。
曹仁正指揮著將士對敵,哪裏還有功夫去檢閱糧草?在確認令牌無誤後,就打發曹授回去了。
曹授有足夠的謹慎,卻無足夠的才智,以及眼光,絲毫沒有發覺任何不妥之處。
當他察覺,已經晚了。因為,甘寧的刀已經砍下了他的腦袋。
這隊運糧將士自然就是甘寧他們假扮的,那令牌也是甘寧從孫禮身上搜出來的。
自從進入虎牢關後,他就一直等待著有利的時機,當他發覺虎牢關內的將士都被前線激烈的戰鬥吸引的時候,當機立斷,拔出兵刃就砍向了曹授。
沒有任何猶豫,甘寧直接就衝向了虎牢關的東門。
東城門下聚集了近千曹軍。他們都在用粗大的木樁頂著虎牢關的關門,並未發覺任何異常。
直到“啊……啊……啊……”的殘叫聲傳入耳中,才發覺一隊身著己方軍衣的士兵正不斷的向自己人揮動著兵刃。
他們蒙了,同時也瘋了,根本就分不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在戰場上要想保證自己不死,唯一的方法就是殺死敵人。
為了保證自己的不死,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隻能不斷的攻擊靠近自己的人,可以威脅到自己的人,不論敵友。
越亂就對甘寧等人越有利,雖然在亂戰拚殺的時候,他們也無法準確的分辨敵友,可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目的,就是打開虎牢關的城門。
亂戰中大約百餘人殺到了虎牢關的城門旁悄悄的打開了厚且重的城門。
早已做好一切準備的趙雲第一個衝進了虎牢關……
建安十四年,八月五日,屹立在曹孫之見最大的關隘虎牢關正式宣告落陷。
守將曹仁戰到了最後一刻,在拒絕趙雲的招降後,身受數十處重創的他,永遠的倒在了虎牢關的城牆上,他履行了對曹操的諾言——“除非我死,則虎牢絕不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