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一擔子到了指定的地方,趙二牛可算是能輕鬆下來了,張老二遠遠的就瞧見一大一小兩個人影從林子裏邊兒出來,就趕緊的招呼著人迎了上去,就有兩人接過了趙二牛手裏的擔子,又有一個十六歲左右的小年輕接了趙保國的背簍,還笑著摸了摸他的腦袋誇他很能幹,當場就把他給囧得說不出話來。
瞅著這一圈子人,趙保國數了數得有八個,除了剛接了他背簍背的年紀較小,其它個個都是壯勞力,趙保國咂咂嘴,我地個爺呀,這老趙家人也太多了。
挑了他爸擔子的那個表叔他見過,就是張老二的大哥,名字起得十分有農村特色,叫張大娃,農村人起名就是這麼實在,反正是怎麼方便怎麼來,像他爸這樣的名字才是特別,叫趙元禮,估摸著趙老爺子家裏頭,應該是個書香門第出身的。
張老二還有個弟弟,叫張狗剩兒,這個名字就更具有普遍性了,哪個村裏沒幾個叫狗剩兒的,這要上了大街叫喚一聲,十個裏頭估計得有五個回頭,要麼是現在還叫狗剩的,要麼就是曾經叫狗剩的。
張老二就笑著讓趙二牛領路去他們爺倆放家夥什兒的地方,好家夥,那呼啦啦的六個壯漢子,就跟著趙二牛和張老二去了。人多就是這點好,一人搭把手,這事兒就給幹完了。
等東西挑的挑,背的背的都出來了,趙二牛都沒伸上手,張老二也空著,七個老爺們兒說說笑笑的就出來了。
然後張老二順手摸了一下趙保國的腦袋,又笑著逗他兩句,趙保國也十分配合,就衝著他們能讓他爸不那麼累,叫他扮小孩子童言童語算什麼?幹什麼都能願意。
逗了他兩句吧,張老二就把那個最小的年輪男孩……其實在村裏也算個大人了,但在趙保國看來還是個男孩,畢竟十五六歲的年紀,不是男孩是什麼?張老二就把那男孩背上的背簍給接了自己背,現在空著手的就隻有張保國,那男孩……他現在也不知他叫什麼,還有他爸趙二牛呢。
要說趙二牛也不自在呢,自家的事兒,這呼啦啦來一群便宜弟弟們幫襯,都是挑著我背著的,就他這個當家的事兒主反倒空著手,這叫他怎麼自在得起來,顯得多不厚道啊。
於是就想去接了那看著較小,隻有十七歲的便宜堂弟的背簍,那堂弟叫學農,學農他也不能同意呀,一瞧著自己便宜堂哥累極了的神情,他背著一背簍又不累,哪裏讓他接著受累呢不是嗎?還指著堂弟身子骨好點兒,能讓大姥爺開心,要是累出個好歹來,大姥爺不高興,他爸不得抽死他,於是死活也不同意。
張老二就哈哈笑著:“柱子哥你別跟他們客氣,這幾個孬貨,要說別的本事吧,還真沒有,就一把子力氣,就讓他們幹唄,這當弟弟的給哥哥幹點活,還能不樂意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