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二一臉後怕,要不是毛蛋兒連夜過來,他們村裏這次說不定還得死人。“可虧了你了。”
趙保國自然知道他在說什麼,隻擺擺手:“都是看著我長大的,有了事兒我提個醒還做不到?”那也太不是人了。沒這個村子,他跟他爸也不能那麼輕易的在這個年代安頓下來。
張老二欣慰的笑笑,又拍拍他肩膀。等村民們剛把東西搬大隊部去了,才稍稍鬆了口氣。村民們聚在大隊部,七嘴八舌的問情況,搞得張老二跟張狗子張大毛都焦頭爛額的,但還要盡力安撫,免得人心惶惶的再鬧出亂子來。
過了十幾分鍾,社裏就來了人了,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幹部,叫馮國棟。水位深了自行車也不好騎,就騎著走的。進了村兒打著電筒亂照,嘴上不停大喊。
“這兒呢這兒呢!”聽到的人就趕緊回應,旁邊的人跟著幫忙叫。可算是來人了。
“咋才來呢?”
那人聽到回應,就趕緊推著車過來,抹了一臉水,問:“你們這兒幹部呢?”
“這兒呢這兒呢。”張老二拉了張狗子跟張大毛就從人堆裏擠過去。
“這裏不安全了,趕緊組織人手跟我去縣裏。”那人就催促道:“劉主任已經安排地兒了。”
旁邊的人一聽叫人的叫人,推木桶木盆的就往外奔了。
“那糧食咋辦?”張老二跟在他後麵走,馮國棟頭也不回:“沒事兒,泡了水晾幹照樣吃。”頭幾年大旱的時候,就是發了芽的不也磨成麵兒吃嗎?泡了水又能咋樣?反正是不能浪費的。“兵團在其它生產隊兒運糧呢,一會兒就該輪到你們這裏了。到時候放一起按人頭分配,直到水位降下去。”
甭管是什麼災難,隻要政府有相應的政策出來,給老百姓活下去的希望,那就亂不了。按平均分配肯定吃飽是不可能的,但好歹餓不死,社裏又給了住的地方,至少不用擔心半夜裏睡著就被水淹了,這就沒啥多求的了。
趙保國琢磨了一下,安排住房肯定也是跟其它人擠,這空間肯定沒多少。就把桶讓他爸推著,疾步上前對馮國棟道:“能問一下社裏咋安排住的嗎?”
“有得住就不錯了?還挑三撿四的呀?”張老二一巴掌就糊他腦袋上。
趙保國:…………問問咋了?
馮國棟笑了笑:“湊和著住唄?製衣廠那邊,頭兩年起新的單位樓,還沒住滿呢。要說住,肯定是住不開的,但現在這啥時候?都克服克服,等水過去了就好了。”
好似說了什麼,又好似什麼也沒說。但就透露出來那三瓜兩棗的,就知道這是個什麼條件了。想想縣裏有多少村子,每個村子有多少,都得安排到縣裏去住。因為縣裏的建築大都是水泥磚瓦的,抗風抗雨。尤其是各單位的筒子樓,那起碼都是兩層往上,當然最高也不超過五層。
但單位樓再多,不說原本就住了許多工人,就是全空著,那也安排不下這麼些村兒的村民們。肯定是擠也要擠著往裏安排,至於實在擠不進去的,還得另想法子。別說原本的住戶樂不樂意他們住進去,就是他們通通樂意,那再擠也住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