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雨就一直下個沒完,單位裏的同事都接了親戚過來擠在一塊兒住,人擠人的少不了磕磕絆絆,天氣又冷,床也不夠,天天兒都有人幹架。吵架那更常事兒,你踩了我一下,我撞了他一下,一點小事兒就能吵起來,吵起來就能幹起來。
這調解的事兒盧站長就交給了胖嬸兒,她見天兒忙得腳不沾地的,剛把這邊安撫好,那邊又吵起來了,又趕緊過去說和。
盧站長聽了王叔的建議,安排人去木料廠拉貨,挨家挨戶收錢。抱怨是有的,大多都很理解的交了錢,也有些光想占便宜不出錢的,胖嬸兒就隻找住單位宿舍的人說:“不給錢也成,但床肯定就沒份兒了。”本來廠裏讓他們接了人過來避水,就已經很能情達理的了。
為了安排好這些人,特意讓貨車跑一趟縣裏,油費都是廠子裏貼的,隻讓他們出自己床的份子錢,做得足夠了,任誰也說不出什麼不好來。自己不願意出錢的,那肯定是沒床分給他,總不能讓廠裏白貼補他們吧?住過來又沒收他們錢,也沒說讓他們出油錢,連做床請師傅都是廠裏幫忙找的。
就自己的錢還不願意出了,廠子裏又不是冤大頭,還能方方麵麵都照顧好了?就能破這個例子,要不然退了這一步,以後就得退許多步。這家人家不出錢,廠裏再給他分了床,那其它交了錢的怎麼辦?人家肯定不能樂意,到時候鬧起來又是事兒。
所以胖嬸兒就很堅決,任是他們怎麼說,不出錢就是分不到床,鬧事兒的是個三十幾年的婦女,見胖嬸兒沒得商量,就開始撒潑打滾兒了,指天罵地的。不少人都聚攏過來瞧熱鬧,也有心裏藏著主意的,要看廠子裏怎麼解決,要是人家鬧得如了意了,他們肯定也會跟著學。
胖嬸兒當然知道這樣下去的後果,臉都黑了,十分堅決:“能讓住就不錯了,還想讓廠裏把你們當爹媽養呀?想得倒美,不出拉倒!”說著就擠開人群要走了。
旁邊就有人勸:“趕緊叫你家人起來吧,瞧著笑話多沒麵子。”這是跟人關係好的。
那人就黑了臉,叫屋裏人把她拉進去,又快步去跟胖嬸兒說好話:“鄉下人不懂事兒,胖嬸兒您別跟她一般計較,這錢該我們出的,肯定出!”說著就從口袋裏掏出個手帕包,裏頭裝的都是毛票:“要多少錢一張?”
胖嬸兒看了看,道:“咱單位合著去買的,肯定比單人去要便宜,又買得多,打一張吧,五塊錢就夠了,你要幾張?”
那人手頓了頓,十分心疼的數了一堆票子:“要三張床吧!”家裏人口且多著呢,爹娘,大哥一家子,三弟一家子,還有侄子侄女,三張床也是緊巴巴的,又是高低架子床,一張最多住個大人外加兩三個孩子,四張才能剛好。可是沒那麼多錢,得省著用,那就緊巴點兒吧。
胖嬸兒收了錢就又去下一家。挨家挨戶的收了完了錢,就上去盧站長家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