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連著一個月,除了異人給下的訂單每天要做,多出來的時間趙二牛就全放在做打穀機上了,簡易的腳踩打穀機並不難,隻是中間那個轉輪要費點工夫。
為了便於推廣,整個打穀機裏裏外外全是用木頭製作的,一些連接處用鐵當然比較方便,不過鐵難買又比較貴,普通百姓肯定用不起,所以他寧肯多費點時間打磨些合適的孔,用木鉚釘鑽釘好,隻要尺寸合適,一架全木打穀機,也能用上兩三年。
全木製作的就比較費時間,所以足足用了一個月,好在現在家裏人手多了,一些簡單活計可以交給李虎他們幫忙做,他自己隻處理最緊要的地方,就這還做壞了一個木製轉輪。
打穀機做成那日,便到了臘月初五,學舍裏開始放年假,年後初八才會重新開課。趙二牛迫不及待的想要回雲陽村一趟,打穀機做好了肯定是給大哥二哥用的,他又不種地自然用不上這個,回去先教教他們怎麼做,等來年收麥子或稻穀時,就能派上用場了。
在廣陵生活了足有半年多,他們爺倆兒也沒回去過,雖說現在交流方便了,但到底不如見麵親切,他平日又忙著賺錢,村裏的事情就很少關注。
糧食方麵又全虧了親戚們在村裏收購買了托異人送來,能省下不小一筆錢呢。過年自然不會在村裏過,但是年前還是要回去一趟的,一方麵祭祖,一方麵也給幾個老哥家裏帶點城裏的東西,最關鍵的就是這個打穀機了。
走親戚當然不能空著手,趙二牛領著兒子去李家布坊大采購,現在有錢了自然大手大腳,買了好幾匹布料,粗綿布的細棉布的都有,要說綢緞才是最拿得出手的,但村裏人穿這個就不合適,一不小心就能劃了絲,不如棉布劃算。
穿著貼著吸汗,又沒粗布那麼糙。褐色的合適幾個老哥哥,暗紅的合適幾個老嫂子,再加一匹碎花淡紅的,全素深藍的,及青底紅花兒的。侄子侄媳婦或侄孫侄孫女兒的就都有了。
再有天香樓的醬鴨,全味齋的點心,珍寶的首飾,都買了不少,首飾就買了些小的銀耳飾之類的,就四對兒不多,主要是買給四個嫂嫂的,嫂嫂們年紀都比他大了差不多兩輪,年紀比他早死的爹都差不離,也沒那麼多顧忌,這十來年家中貧困,不算三嫂,其它幾個嫂嫂哪怕心中對老哥哥們經常補貼他有微詞,也沒阻攔他們幫襯,現在不說多發達了,至少衣食不缺也有點家底,難得回去一趟,也得表表心意。
天香樓的醬鴨可是道招牌菜,一隻要一兩銀子,趙二牛咬牙買了四隻,到時候四個老哥一家一隻,也能讓他們嚐嚐城裏酒樓的菜色。點心就是些飴糖瓜子兒桂花糕之類的,給那一串溜兒侄孫子女們甜甜嘴兒。
買的時候興致勃勃沒有成算,等買回來一算銀子,精打細算慣了的趙二牛眼淚差點兒掉下來了,今兒城裏各大鋪子都逛了,差不多花了十二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