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諧並不是個十足的聰明人,人老實厚實,學手藝也是憑著一股子恒心,沒學會就努力再學,一時半半刻他也記不清楚,於是當趙鐸大手一揮:“讓狗剩跟你去城裏住幾天,學會了再回來。”小時候就木訥,長大了腦子還是不機靈,他沒少發愁這孩子以後怎麼辦,幸好小堂弟不嫌棄,教了他手藝,才讓他有個賺錢的門路。
趙二牛欣然同意,又對幾個哥哥道:“這事兒就先別傳出去,免得村裏人來討,先讓狗剩兒學會了再說。”這麼好的東西村裏人誰也忍不住想要一台呀,又花了多少錢,還能省不少工夫,到時候不個個跑城裏來找他做?
都是鄉裏鄉親他肯定不好拒絕,可若不拒絕,那時間能全費在做這個上?不說家裏堆了多少異人的生意還沒做,就是沒那麼生意,他還有其它農具準備琢磨琢磨做出來,好給兒子官場上鋪鋪路呢!
他幾輩子都沒當過官,那也知道官場凶險,電視劇裏沒少演,兒子以後肯定得當官兒的,他這個當爹還真能全放心不成?兒子哪怕幾百歲那也是他兒子,親生的!能不擔心嗎?別的忙他也幫不上什麼,但是他知道古代有個好名聲是最重要的,他自己擅長的就是木頭活,那隻能在這上麵琢磨琢磨打主意了。
多弄些有利於民生的發明出來,到時候全堆兒子身上,說是他按照兒子設計做的,肯定沒人不信,畢竟他在人看來就是個獵戶大字不識一個,頂多會打點家具,其它的也不會,這種發明,肯定是兒子這個讀書人才有能力弄出來的。
兒子腦袋上的光環多了,生命安全就更有保證不是?就是朝庭也得重視重視,哪怕官場上犯了什麼錯,頂多貶官,不會輕易丟了性命,不然老百姓也不能答應。
從打算送兒子進學時他就在琢磨這事兒了,以前沒出手那是時機不合適,現在兒子也有小小名氣了,家裏也有幾個靠山,一般人也不會招惹他們,他才準備這事兒。
“那是自然!”趙銘道:“恒哥兒讀書是最要緊的,沒銀子可不行,異人那邊既然能好賺到銀子,就不能輕易耽擱了。”說不準日後恒哥兒還能找到其它能方便村裏人種地的農具呢,這都是讀書讀出來的,要是沒點兒學問,哪能成呢?趙銘十分篤定這事兒就是恒哥兒做的,畢竟他從小就機靈,自己小堂弟……也就會做做家具了,這麼些年也沒見他發明過啥,除了恒哥兒做的還能是誰?
“小叔,我們肯定不往外說!”趙愉那輩兒的也七嘴八舌的保證,他們又不傻,這東西真弄出來了,全村都能得利,對他們趙家的好處卻是最大的,得先保證趙諧能學會,畢竟小叔哪有工夫天天做這個。
幾個當媳婦兒的也都保證,連娘家那邊都不會說,到了又弱弱的提,等諧哥兒學會了後,能不能提攜一下娘家。
趙銘是輩分最長的,對於侄兒媳婦們的表態很滿意,他也不小氣,此事事關重大,對他趙家可是極為有利的,趙家得了利,親家那邊肯定也得搭把手,畢竟好用的農具肯定瞞不住,等到來年秋收了,不知多少人得求上門來,光靠狗剩一個,做死做活也做不完所有人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