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周郡丞去江都(1 / 2)

江都令就確定為周郡丞了,畢竟再舍不得,江都那兒也不能不管,爛攤子得有人收拾,他們四人中除了蘇太守本人,也就周郡丞有這能力了。

可治理一城,哪怕隻是一小城,也不是隻靠一個主官就能治理好的,方方麵麵的官員都要有,總不能讓周郡丞光杆子司令上任吧?

守城的兵馬要給,百姓的供給糧草……江都城內能吃的基本都空了,百姓們嗷嗷待哺,等著朝庭放糧呢,他廣陵也不能一點兒不給支援。

治理民生的官員也得要啊,現在主要商議的就是,讓哪些官員跟著周郡丞到江都去。

廣陵的官吏攏共也就這麼些,一個蘿卜一個坑,又沒多的,派出去幾個,就空了幾個位置,再加上戰事才堪堪過去,本來人手就不夠,再把人調出去了,他們不得累死?

於是商議半晌都沒商議出個什麼適合的,在衙門做事的文書佐吏差役等,跟太守府的屬臣或多或少也有沾親搭故的,誰想把自家親戚搞到江都去?萬一出點事兒不得被家裏老人埋怨上才怪,蕭兵曹又不坐鎮江都,過去性命沒保障,當然還是留在廣陵。

於是都沒有推薦的,蘇太守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隻叫他們拿出個辦法來,總不能不管,不然朝庭怪罪,他是免不了要摘帽子,這一幹屬臣跟著他這麼久,也討不著好處。

於是一幹屬臣絞盡腦汗的想法子,跟官員們沾親帶故的都不能選,對頭的親戚也不能選,為啥呢,對頭有親戚在衙門做事,自己把人選了,那對頭能幹休?不得推薦自己的親戚?所以還是老老實實找那不會做人的,不送禮的,跟上頭沒啥幹係人情的。

龍長史就出了個主意,說昨日有不少讀書人來幫忙打理事宜,其中優秀也不少,不如再給年輕人一機會,讓他們跟隨周郡丞去江都治理一方,以後科舉入仕步入官場也有經驗雲雲。

蘇太守一想這主意挺好,既不得罪人,也能解了他的煩惱,於是就把此事交給龍長史去辦。像那種戶家子弟當然不能選,選了就是得罪城中大戶,還指望人繳稅,遇天災人禍捐糧捐物等等呢。

所以能選的還是貧家子或寒家子,這種讀書人家裏窮,又沒什麼大勢力,想往上爬除了科舉就沒路子,現在讓他們去江都,也等於給人機會,何況也不是白幹的,暫時代理那也是有俸祿的,若是做得出色,入了上頭的眼,待朝庭指令的江都令到了,轉正去掉代理二字也不是不可能。

往常可沒這麼好的條件,就是等官兒都得看有沒有空出來的官位呢,現在這機會都擺跟前兒了,還不得抓著不放?可比苦讀十年再一步一步往上爬要來得輕易得多。

商量好了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反正不用自家出人,回去也跟家裏人有交代,自然就一派和樂了。

趙保國坐在小杌子上一上午,基本上沒吭聲,沒立場沒身份哪,說他是太守府的人,其實也不是,隻是暫時來幫忙的,說他不是太守府的人……太守對他挺青眼有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