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回城(1 / 2)

“梅先生有所不知,幾月前朝庭下達除異人令後,夫子便進了京,而後便沒了消息,恒今日拜訪,原還以為能從先生處得知夫子些許消息呢。”

梅秀才冷不丁扯下了一根胡須,麵孔差點兒扭了一下:“莫不是朝庭招了崇望入仕?如今邊境戰火連連,中原又頻出馬匪,兼有異族通過防線入侵,想必朝庭人手不足……”

趙保國卻猜沒這麼簡單,不過也沒跟梅秀才多說,聊了一會兒林夫子的事情,才提出來意,梅秀才聞言道:“如今江陽縣政已安排得差不離了,過幾日本也要開放城門,任憑百姓出入。”說著猶豫了一下:“也罷,憑借老夫顏麵,總能求來出城令牌。”

“有勞先生費心。”

趙保國心下一喜,連忙奉上一張五十兩的銀:“些許銀兩還望先生收下,以作奔走之資。”

大伯家四口人,二伯家六口,三伯家五口人,四伯家十口人,再加他們爺倆及李虎王鐵四個,還有在城內租的牛車趕牛的,出入城費是算他們頭上的,一來一回本還要六兩銀子。

算在一起合計共要九十三兩,這筆銀子可不少了。

梅秀才為他奔走,他總不能仗著自己是林夫子的弟子,就一毛不撥讓梅秀才奔走時還得自己掏腰包吧?總得舍些錢財出去。

五十兩雖也不少,可總比花了將近一百兩要便宜,更何況拿著令牌出城,總比直接掏銀子出城要強,總不至於被人盯上,若是直接掏九十來兩銀子給城門守城的士卒,不說外頭流民們盯著呢,便是守城的……那都不好打發。

所以這五十兩銀子,趙保國倒是給的心甘情願。

梅秀才也不故作姿態,雖說他最近在縣衙幫忙,可到底不是縣裏的官史,人家待他尊敬,那是看在他身負功名的份兒上,總不至於直接斷了人財路,這樣誰還能甘心?

或多或少也要給上一些,人家也不會不給麵子,畢竟他還有臉麵在呢。

於是梅秀才看趙保國很有些滿意了,隻覺得其會做人,也不故作清高,若真有朝一日金榜提名了,前路也不會走不下去。

梅秀才去了縣衙一趟,找著縣尉說了說,見縣尉麵色有些難看,便不經意的將趙恒此子已是童生,又將其在太守府做過的事情提了一嘴,兼與廣陵大戶童家子關係親近等等。

縣尉心下思忖一番,到底蓋了一張出城令給梅秀才,梅秀才笑了笑,這才拿趙恒之前給的銀票給縣尉:“趙家子家產不豐,進學開銷又大,倒也拿不出多少財貨,縣尉大人莫要嫌棄,請手底下吃頓飽的罷。”

縣尉不著痕跡收攏在袖管兒裏,麵色倒好看了許多,雖說隻有五十兩,給兄弟分分自己也剩不了多少,可五十兩總比沒有得強,就當給梅秀才一個麵子,跟那趙家子結個善緣,或許哪日金榜提了名,還分到江陽來呢?

想想不甘心就消散了許多,又跟梅秀才寒喧了幾句,這才去處理公務了。

梅秀才回府後就把出城令給了趙保國,趙保國自然喜之不盛,又感恩戴一回,梅秀才笑眯眯的捋著胡須,還考究了一番趙保國的學識,發現其根基紮實這才點點頭,又告誡他莫要懈怠了雲雲,又說若有崇望之消息便叫人他給送個信之類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