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保國在靖王府用了午飯才回,回去也沒做別的,老老實實的看書習字做策論,當然詩……永遠缺不了。
靖王府那邊也忙著,忙著幹啥呢,安置匠戶造犁呀。
一個月就這麼過去了,已是將近年關,聖人打發去靖王封地的人馬回來了,還帶了一批有關於民生的農具,這下整個朝堂都炸得熱鬧起來。
這個說:“陛下,靖王此舉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必要大大封賞一番。”聖人一聽心裏就罵娘,還封賞呢,國庫都負了封個屁!
那個說:“陛下,此犁利於農事,望陛下下令使各部配合,多多打造下發各洲,以備來年春耕。”這倒是正經。
大司空也說:“眾人大人說得都有理,今有神器出世,定是先帝滿意陛下之恩德,才有托民間匠人研發出世,以其滿足我大周子民生計。”這功勞冷不丁就安聖人頭上了,還分潤給老聖人一部分。
難怪人家能當大司空呢,光是這說話的藝術,一般人都比不了。
聖人一聽還是大司空會說話,心裏很舒坦,這心裏一舒坦了,眉眼也帶了些笑意:“諸愛卿所言有理,令各部嚴加配合,加緊按圖紙打造新犁囤集,以備來年春耕。”反正造這個犁,又不花多少錢,頂多用些生鐵,各洲各理就是,其它零件隻用木料,大周缺錢缺糧啥都缺,就是山多不缺木頭。
“靖王獻犁,功在社稷,不可不賞。”雖說大司空偷換概念,把功勞全按聖人頭上了,可朝堂內外誰心裏沒個數?聖人也不能裝聾作啞,你想啊,連自個兒兄弟的功勞都能奪了當沒瞧見,這些個大臣們,以後誰還敢替他做事?
再怎麼肉痛也要封賞一番,國庫空了拿私庫填補,也要賞,可他私庫裏也沒多少寶貝。
“著晉靖王為靖親王,賜千金。”當然也不可能隻這麼點兒,隻拿到朝堂上來的說,最重要的就是封爵位了,剩下的自然少不了珍奇古玩,極品藥材,珠寶錦帛之類的。
聖人也是窮啊,他窮得隻剩這些這些國庫內不能拿出來變賣銀糧的吃也吃不得,隻能擺著看的死物了,與其擱那兒白發黴,還不如賞出去呢。
一個親王爵位他倒沒什麼心痛的,心痛隻心痛那千金,這要換了糧,得多少石糧食?最起碼也夠邊境將士們吃上半月的,就這麼便宜了老六。
好在他也不算虧,至少那新犁是真有用,叫各洲洲牧全力打造,來年春耕起碼能墾出超過大周原有田產三分之一,待春耕後再征兵,就不會誤了農時了。
再有了這個犁,雖說抽調了青壯入伍,可多了這犁,哪怕隻是婦人呢,用此犁也能種上不少田地,這一增一減,其實也就平衡了,糧草是增不了,可也虧不了。這樣算算他反倒是賺了。
“陛下,大喜啊!”德安風風火火,喜於形色,一路小跑著進了禦書房,進門便激動十足:“幽洲八百裏加急,司徒將軍指揮得當,領我大周將士們殺敵三萬,俘敵八千,退敵於百裏之外。”
聖人頓時起身,激動得滿麵潮紅:“信件呢?拿給來給朕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