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學會了這門手藝的,哪怕再累心裏也是興奮的,畢竟是賺錢呢。趙家四房就更興奮了,就這麼半拉月,就拿回家七八十兩銀子了,這還不算王爺的賞賜,怎麼叫人不高興。
是以當趙諺忙裏偷閑回家看他奶看他娘時,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被他娘往出趕:“家裏都好著呢,都知道你們去了王府做事兒,沒人敢來欺負咱家。用不著操心家裏頭,現在銀子也有了,米糧也不缺,院子裏還種著菜,你小叔那兒還常送野味兒來。什麼都好著呢,趁著這個好機會,你安心在王府裏教徒弟,多教幾個掙些銀錢,指不定明年咱家就能在城裏置辦下一套宅子。”
趙諺:…………倒是給我喝口水呀。
到了也沒喝成,直接就被趕出家門了。
趙保國是不知道自家幾個侄子的官司,見他爹回家衣裳都空蕩蕩了,心裏可真不是滋味兒。
“王爺也不太講究了。”趙保國趕緊叫紫蘭墨蘭去拿些點心上來,又吩咐空青空明叫廚下做上一桌好菜。
“這教手藝,怎麼光盯著您一人兒幹了?”趙二牛確實是瘦了,趙保國很心疼,話裏話外難免帶出些抱怨:“狗剩兒他們怎麼也不幫襯著您一點兒?”他知道其它幾房的侄子都會這門手藝,肯定也帶去王府幫著教來求學的匠戶了。
趙二牛坐在椅子上,吃著紫蘭奉上來的點心,說:“他們又不跟我在一塊兒,咋幫襯?我隻教王爺派來的匠戶,他們是教城裏的匠戶的,我教出一批後,那學會的一批才跟其它人去教其它郡派來學的匠戶。”反正王爺咋說他就咋辦唄。
自己就是木匠,隻埋頭幹手藝活兒就成,其它的事情想太多沒用。
趙保國一琢磨,就明白靖親王的意思,是想著先把廣陵這邊的匠戶教會,再叫廣陵的匠戶教徐洲其它郡裏的匠戶,等這徐洲的匠戶大部分都會了,各王派來求學手藝的匠戶應該也到了廣陵,到時候隨便找哪個匠戶都能學著這門手藝,會的人多了,他爹也就不顯眼了,誰還能從所有匠戶中把他爹挑出來?
這麼大張旗鼓的,就是為了把他爹趙二牛隱藏在所有匠戶的洪流裏。至於叫其它人頂他爹的名頭去京師,趙保國是樂見其成,名頭過盛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趙二牛也沒意見,他對名是沒什麼想法,利……也不多看重,當然了,該拿的還得拿,你真不拿了,想幹啥?當聖人呀?該自己就得拿,一來叫人放心,二來嗎,他得為子孫後代置辦下一份家業呀,兒子還沒成親呢,這地頭成家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兒。
聘禮方方麵麵都得置辦,宅子莊子鋪子田地他得備足了,免得兒媳婦兒嫁過來了,再叫養不起孫子孫女,他是篤信多子多福的。
以前……那是沒條件,生下來也養不起,再一個國家也不讓多生,隻能可惜了。可這兒不一樣,隻要養得活,想生多少隨你便,趙二牛自己是懶得再討一個婆娘,可兒子討了媳婦兒,他就想叫兒媳婦兒多生幾個,孫子更好,孫女兒……他雖更重視孫子些,孫女兒也不嫌棄呀,反正都是兒子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