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結束(1 / 2)

覆試放在十九號,比之正試還多出一道律法題,趙保國一拿到發下來的試卷心裏就竊笑。一般律法題是在鄉試裏才會考的,考秀才基本上不會考律法,所以一般士子習文,律法都是擱考上秀才後打算再上考時才會正經去看。

所以這題一發下來,不知多少考生內裏罵娘呢。趙保國倒是高興得很,他巴不得多出道雜文算數數律法呢,大家都不怎麼會的偏他會了,這取中的把握不就大了幾分?哪怕詩賦文采上拖了後腿兒,但其它題盡量做得優秀全乎一些,那考官也得多思量思量。

趙保國大略過了一遍題,心裏就有了底,他看的經義雜文都不少,光考個秀才題也沒出得偏,都是四書五經上有的。但凡是個讀書人,就沒有說不能把這倒背如流的,連趙保國都不敢相信自己還有能把這些大頭部給背下來的一天。

又有著林夫子指點,雖不能時時在側,可又有施祭酒上心,施祭酒作為地方祭酒,負責一方學政事務,要擱以前那就是妥妥的教育局局長了,對於考試會怎樣出題是了然於心。教學也偏向於那種風格,反正一切以取中為主了。

當然想透題是不可能的,關鍵是他也不知道題目,廣陵這邊的院試的考官是從徐洲下來的,考題也是幾個主考副考商量著出的,廣陵這邊的官吏都得避嫌,院試結束前都沒跟邱元安那一夥人照過麵兒。

所以想漏題想作弊,那是不可能的。

以施祭酒的文人風骨,這種念頭從來就沒有過,在他看來,自己這半年來,沒少搜羅自大周正試開科取士後的各地科舉題目,年年都有,大周開朝三十餘年,科舉取試也有二十五年,舉人還好三年一考,那秀才可是年年都有。

再加上大周十八洲府,每個地兒的考題都不一樣,都是照主持的考官的偏好來出題的,可再怎麼出題,也繞不過四書五經,都在裏頭挑呢。

想把所有的科舉題目全搜羅,施祭酒是沒那本事,但隻廣陵這邊的,他卻能全翻出來,叫趙保國一遍遍,一道道的作著。

除了施祭酒搜羅來的一大摞廣陵往年院試的科舉試題,還有林夫子托他那個官至充洲陳留郡太守的學生搜羅來的科舉試題,又是一大摞。

這些大周往年的地方試題,疊起足裝了滿滿一大箱子。全是趙保國做的,以至於這半年他是半點功夫都不得閑,見天兒蹲在家裏琢磨這些了。

付出的心血總是有回報的,跟現代模擬試題一般,做得多了心裏就有了數,還分析出一套模板來,對著相應的題目往裏套唄,破了題選擇一個重點,圍繞著發散著高談闊論,旁枝末細也得點一點,當然千萬別忘了引用典故,不然可就成了大白話了。

托了這半年往死裏做的題,才叫趙保國瞧著這些試題,甭論哪道都挺熟,反正都能搭上邊兒,那就做唄。

奮筆如飛,先打底稿,打完了自己再看一遍,修修改改的,典故也要盡量用上去,顯得自己有學識嗎,覺得改無可改了,才正試往卷上謄寫。這就得仔細慎重了,畢竟這試卷是要交給考官們看的,上頭要有修改過的痕跡,當場就得落,是這正試的的試卷得幹淨整潔,連個墨點子都不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