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選的字形信息壓縮方案和“義”字引起了與會者的很大興趣,新華社孫寶傳在會上明確表示北大的方案很有發展前途,應該支持北大繼續研究。
孫寶傳是新華社技術局的技術專家,1974年被派到新華印刷廠參加“748”工程的籌備工作。
此時,孫寶傳也在調查並研究漢字信息壓縮技術,聽了王選的方案,他立即有一種不謀而合、找到知音的感覺。
會後,孫寶傳把自己的想法和王選進行了交流,鼓勵王選一定要繼續搞下去。
但是,王選的方案,在許多人看來是太超前了,近乎在玩“數字遊戲”,因此,最終沒有被會議采納。
大多數與會者對字模數字壓縮信息在存儲器裏能否容納得下、字模壓縮信息複原的速度能否跟得上漢字輸出設備的速度、複原後的字模質量能否滿足印刷的要求等一係列問題抱有一定的疑慮。
經過幾天論證,會議最終還是選擇了所謂“現實可行”的二代機作為“748工程”的正式方案上報。
王選的心情一下子變得很沉重了,因為他很清楚地知道,二代機是沒有發展前途的,選擇二代機不隻是一個技術決策的錯誤,還將給國家帶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更重要的是將延誤我國在照排領域內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但是他又意識到,依他個人的力量,是沒有能力改變這個決定的。
王選還是決定不受影響,準備繼續幹下去。此時他想到了一句話,就是美國的巨型機之父克雷所說的:“當他提出一個新的構思時,人們常常說做不成,對這種懷疑的最好回答是自己動手做。”這句話給了王選很大的啟示,並且始終鼓舞著他。
不過,幸運的是,此時除了孫寶傳,還有兩個人對北大的方案深感興趣。
一位是新華社技術局的王豹臣,作為“748”工程的5個發起單位之一,新華社被定為第一用戶。但通過一個階段的試驗,王豹臣他們覺得二代機問題太大,不僅速度慢,靈活性差,而且經常出現機械故障,很難滿足報紙的要求。相比之下,王選的設計思路超前,可行性也很值得研究。
北緯旅館會議結束後不久,王豹臣便率人於11月26日、12月19日兩次來北大了解情況,觀看軟件還原字形的演示,對北大方案進行了解。
另一個人是四機部“748”工程辦公室的幹部張淞芝。
其實,早在會前一個月左右,張淞芝就來北大聽取過有關字形信息壓縮技術的簡單彙報。
11月27日,就在王豹臣來了解王選技術的第二天,張淞芝又一次來北大,經過一番更為詳細地調研,他開始傾向於北大方案。
王豹臣和張淞芝一協商,決定聯合對北大進行一次“會診”。
1976年2月11日,春節剛過,新華社、四機部和十五所的一行多人在北大召開會議,正式聽取了方案介紹。王選看得出,與會專家問得很仔細,對自己的方案表示出讚許的態度,事實上這次介紹的確對日後項目的下達起了很好的作用。
2月25日,王選等人第一次來到新華社,王豹臣很明確地對王選說,新華社讚成采用北大的方案,並且會向上積極爭取。
這時雖然還隆冬,王選卻感到渾身暖融融的,他深知有了新華社的支持,事情就有希望了。
會後,張淞芝和王豹臣立即向主管“748”工程的工程辦公室主任、四機部計算機工業管理局局長郭平欣作了彙報。
郭平欣是支持北大方案的關鍵人物,作為電子和計算機方麵的專家,他從一開始就參與了“748”工程立項的全過程。
1973年,在對國外漢字信息處理技術情況的調研過程中,郭平欣也了解到日本正在采用信息壓縮技術解決漢字存貯問題,但他們隻看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研究,而忽略了漢字本身在字形、字號、出現頻率等方麵的特點,因此沒有成功。
通過調研,郭平欣認識到,漢字字形的模擬存貯問題很大,數字存貯才符合技術發展潮流。現在,北大冒出一個王選,出奇製勝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郭平欣一貫主張工程項目不能采取政府分配任務的辦法,而應該集思廣義、公平競爭、擇優支持。
王選的研究成果屬於漢字信息處理的核心技術,如果真有突破,意義太重大了。這一次,郭平欣決定不顧得罪某些單位的可能,給北大的王選一個機會。要知道,這個機會的背後是一大筆科研經費,現在要讓給與四機部毫無“親緣”關係的北大,肯定會被指責為“肥水外流”。
1976年5月4日,北大接到張淞芝的信,說郭局長指定了11個字,要北大做從信息壓縮還原成點陣的模擬實驗,一個半月後來看演示。這11個字是“山、五、瓜、冰、邊、效、淩、縱、縮、露、湘”。大家一看,都覺得題目出得有水平,因為這些字從簡到繁,包括了漢字的主要筆畫和結構,知道郭平欣想實際檢測一下不同風格和框架的漢字的壓縮率以及複原後的文字質量。
當天晚上,會戰組組長張龍翔召集全組開動員會,決定突擊一個半月完成模擬實驗。因為以前的軟件模擬都是陳堃銶負責,所以這次仍由她主持。
他們先請北大印刷廠的刁一斌在96厘米×96厘米的座標紙上用宋體寫出這11個字,然後王選和中文係的人員作出壓縮信息,再由陳堃銶他們來編製模擬程序。
此時使用的是北大計算中心的6912中型機,白天有教學任務,隻能利用深夜和清晨四五點鍾上機調程序,紙帶、寬行打印機和內存又經常出錯,所以非常緊張和辛苦,陳堃銶的血壓也一度降到70/55。但大家為即將下達國家任務的消息所振奮,不懈努力,提前一周完成了任務。
6月11日,郭平欣、張淞芝、新華社王豹臣、國家出版局副局長沈良等人來到北大計算中心參觀表演。演示異常地順利,寬行打印機打出的11個字規範漂亮,筆鋒光滑,幾乎看不出有失真的地方。
郭平欣看後滿意地笑了,結果比他預想的還要好,他下了決心,就把精密照排項目的主持和總體設計任務給北大。
然而,郭平欣的意見在北京市一些單位卻遇到了重重阻力。在此之前,精密照排項目的研製任務已經下達給了北京市出版局和新華印刷廠,現在要改成由北大總抓,自然大受抵觸。
郭平欣他們觀看北大的實驗後不久,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份北京市的紅頭文件正式下達給北大,明確規定“748”工程采用二代機方案,要求北京大學承擔二代機的排版軟件研製任務。這份文件印刷精美,還蓋了三個大印,顯得威風凜凜。
此時正值“四人幫”反對“條條專政”的風口上,四機部無法給北大直接下達任務,必須通過北京市。這份紅頭文件等於封住了四機部的口。
一晃3個月過去了,進入9月,事情有了轉機。
此時,在北京市科技局主持的一次二代機方案報告會上,不少人表示了對北大方案的懷疑和不滿。
報告會是在北京新華印刷廠舉行的,由北京市科教組和科技局主持,北大的會戰組組長張龍翔參加旁聽,卻聽到了頗多指責,說“北大想搞先進的係統,看來要先進到修正主義那裏去了”。
會後,張龍翔請持反對意見的人到北大參觀。王選他們的精湛演示,使這些人的態度徹底發生了變化。
9月8日,魯延武一行來北大聽取了方案介紹後,大為稱讚,態度完全變了,特別起勁和熱情,表示回去後向北京市領導彙報,爭取說服新華印刷廠,盡可能統一到北大方案上。
王選他們都讚歎魯延武的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可惜的是,由於種種原因,二代機方案未能放棄。
幾個月來,郭平欣一直在想辦法把任務落實給北大。就在魯延武他們參觀北大的當天,征得四機部劉寅副部長的同意,郭平欣讓張淞芝在普通信紙上手寫了一封信,親自簽發,給北京大學正式下達了這一研製任務。
王選和同事們感到歡欣鼓舞的同時,深深地被打動了。
王選大腦裏不停閃現的創新火花,終於得到“748工程”領導小組的認可。北大的激光照排研究從“遊擊隊”變成了正規軍。
從1975年到1982年,北京存在兩個“748”,一個是郭平欣領導的北大“748”,一個是北京市“748”。
郭平欣後來回憶說,當時748工程全國都很關注,他為這個項目“跑”了1億元的資金,承諾10年完成研發。“很多人和單位都來參加競選,但屬王選的方案最好。”
王選取得初步成果
1976年,就在郭平欣為把漢字精密照排係統的研製任務下達給北大而奔走努力的時候,王選卻全然不顧這些,他始終在琢磨第二道難關,就是漢字壓縮信息的高速還原和輸出方案。
在考慮漢字信息的高速還原和輸出問題時,王選再次有了“跨越式思維”:
搞應用必須著眼於係統成熟時的國際技術情況,否則等產品研製出來,就已經落後了,隻能永遠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
於是,他毅然決定跳過第二代、第三代排版係統,直接跨入國外還沒有商品化的第四代係統,用激光掃描的方法來還原輸出。
1975年的時候,王選曾經打算采用陰極射線管三代機的輸出方案,但國產高分辨率的陰極射線管不過關,屏幕尺寸也很小,滿足不了報紙版麵要求;所需要的高靈敏度底片也沒有人研製。
另外,他從文獻上看到,為保證高質量輸出,需要研製一整套複雜的校正電路,這些都是德國Hell公司首創的技術,後來傳到了美國,而王選對這些毫無經驗。輸出設備一直是困擾他的嚴重技術困難。
1976年4月的一天,王選聽說郵電部杭州通信設備廠研製成一種用於報紙的傳真機,已在《人民日報》投入了實用。這種高精度的傳真機能夠每天把《人民日報》清樣傳真到外省市,然後再製版印刷,其印刷質量能夠符合報紙的基本要求。
很快,王選在北京的一個展覽會上見到了這一設備,立即被吸引住了。他覺得這種報紙傳真機實在太好了,幅麵寬、分辨率高、對齊精度好;更重要的是,它是成熟的、已經每天在使用的設備。
王選一下想到了國外正在研製的激光照排,一個念頭冒了出來:如果把報紙傳真機的錄影燈光源改成激光光源,不就變成激光照排機了?
但他在光學方麵並不內行。於是,他就跑到物理係去請教。北大物理係老師張合義給他了滿意的回答。
但除此之外,還必須要解決激光輸出控製器的技術困難。
對於此時中國的激光照排技術來講,樣機生產比科研還難。中國此時的技術水平,尤其是硬件水平根本達不到。
最令王選頭疼的是,國外的陰極射線管三代機可以在瞬時改變光點的直徑和掃描步長,因此可以走走停停,逐字掃描。而杭州通信設備廠滾筒式的傳真機卻不行,一旦開始掃描就要連續不斷地運轉,必須不停地高速提供點陣信息給掃描頭,這種掃描方式叫逐線掃描。激光不能改變光點直徑、逐線掃描和不能走走停停這三個特點,使控製器提供字形點陣變得十分困難。
這些問題成為幾個月來一直折磨王選的技術難題。他手裏拿著一張《光明日報》,苦思冥想,功夫不負苦心人,終於讓他想出了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