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臆》:同穀縣,唐屬成州,元以同穀縣省入,明則改州為縣。考今誌,成縣有杜甫故居,注引虎穴龍澄詩為證,其居當在西枝村之西,然公詩卻未雲居西枝也。《舊唐書》:成州治同穀縣,武德元年置成州,貞觀二年,以廢康州之同穀縣來屬。《九域誌》:秦州,西南至成州二百六十五裏。
有客有客字子美①,白頭亂發垂過耳②。歲拾橡栗隨狙公③,天寒日暮山穀裏。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鼓皮肉死④。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⑤。(此章從自敘說起。垂老之年,寒山寄跡,無食無衣,幾於身不自保,所以感而發歎也。悲風天來,若助旅人之愁矣。首二領意,中四敘事,未二感慨悲歌。七首同格。)
①《詩》:“有客有客,亦白其馬。”洙曰:以寓居,故自稱有客。
②《易林》:“亂發如蓬,憂常在中。”漢樂府《長歌行》:“發短耳何長。”
③《唐書》:甫客秦州,負薪采橡栗自給。今在同穀亦然。《莊子》:
“晝拾橡栗,暮棲木上。”《後漢?李恂傳》:時歲荒,徒居新安關,下拾橡栗以自資。《廣韻》:“橡,櫟實也。”《莊子》:狙公賦芋,曰:“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芋,即橡子也。狙,猿屬。狙公,畜狙之人也。
④《說文》:“皴,皮細起也。”《梁武帝紀》:“執筆觸寒,手為皴裂。”
⑤李陵詩:“遠望悲風至。”
蔡琰《胡笳十八拍》結語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曰:“兩拍張弦兮,弦欲絕,誌摧心折兮自悲嗟。”曰:“傷今感昔分三拍鹹,銜悲畜恨兮何時平。”曰:“尋思涉曆兮多艱阻,四拍成分益淒楚。”曰:“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冷冷兮意彌深。”曰:“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兮欲罷彈。”曰:“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子此。”七歌結語,皆本笳曲。
其二
長鑱長鑱白木柄①,我生托子以為命②。黃獨無苗山雪盛③,短衣數挽不掩腔④。此時與子空歸來⑤,男呻女吟四壁靜。嗚呼二歌兮歌始放,閭裏為我色惆悵⑥。(上章自歎凍餒,此並痛及妻孥也。命托長鑱,一語慘絕。橡栗已空,又掘黃獨,直是資生無計。雪滿山,故無苗可尋。風吹衣,故挽以掩膝。男女呻吟,饑寒並迫也。前曰悲風,天助之哀。此曰閭裏,則人為之憫矣。前後章,以有客對弟妹,敘骨肉之情也。中間獨將長鑱配言,蓋托此為命,不啻一家至親。)
①《說文》:“鑱,銳也,吳人雲犁鐵。”《玉篇》:“鑱,鏨也。”
②呼鑱為子,猶《毛詩》呼籜為汝。黃庭堅曰,《嵩記》:牛山多杏,自中國喪亂,百姓資此以為命。
③又曰:黃獨,狀如芋子,肉白皮黃,蔓延生,葉似蘿摩,梁漢人蒸食之,江東謂之上芋。陳藏器《本草》:黃獨,遇霜雪,枯無苗,蓋蹲鴟之類。蔡夢弼引別注雲:黃獨,歲饑土人掘以充糧,根惟一顆而色黃,故謂之黃獨。其說是也。按:公詩有別有黃精者,如《太平寺》雲:“三春濕黃精,一食生羽毛。”《丈人山》雲:“掃除白發黃精在,君看他時冰雪容。”皆托為引年而發,若此歌則專為救饑而言,當主黃獨為是。
④《史記》:叔孫通變其服,服短衣。寧戚《叩角歌》:“短布單衣不及骭。”曹植詩:“挽衣對我泣。”脛,足骨也。
⑤《莊子》:“呻吟裘氏地。”呻吟既息,四壁悄然,寫得淒絕。《司馬相如傳》:“家居徒四壁立。”何遜詩:“宵長壁立靜。”
⑥《周禮?天官》:聽閭裏以圖版。《楚辭》:“餘惆悵而自憐。”
其三
有弟在遠方①,三人各瘦何人強②?生別展轉不相見③,胡塵暗天道路長④。東飛駕鵝後鶬⑤,安得送我置汝傍。嗚呼三歌兮歌三發,汝歸何處收兄骨⑥。(此章歎兄弟各天也。生別展轉,自東都而長安,又自秦隴而同穀。胡塵暗天,申言生別之故。弟在東方,因欲東飛而去也。始念生離,終恐死別,故有收骨之語。《杜臆》:鴐鵝雁屬,以比兄弟。而惡鳥在後,安得送我在汝傍乎。何處收骨,此承輾轉來。)
①趙曰:公四弟,曰穎、曰觀、曰豐、曰占。穎、觀、豐各在他郡,惟占從公入蜀,後有《舍弟占歸草堂》詩。《左傳》:“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糊其口於四方。”
②《後漢書》:趙孝,其弟禮,為賊所得,將食之。孝自縛詣賊曰:“禮餓贏瘦,不若孝肥炮。”賊感其意,俱舍之。梁元帝《與武陵王書》:“兄肥弟瘦,無複相見之期。”
③古樂府:“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
④宋文帝詩:“不見南雲陰,但見胡塵起。”《詩》:“道阻且長。”
⑤《子虛賦》:“弋白鵠,連鴐鵝。”《廣誌》:“鴐鵝,野鵝也。”陶隱居雲:野鵝大於雁,似人家蒼鵝,謂之鴐鵝。《揚雄傳》“豈鴐鵝之能捷。”《楚辭?大招》:“鶤鴻群晨,雜鶬隻。”《埤雅》:“性貪惡,狀如鶴而大,長頸赤目,善與人鬥,好啗蛇。”《詩》:“有在梁。”毛萇曰:“禿。”楊恒曰:鶬有二種:《列子》“連雙鶬於青雲之上”,相如賦“雙鶬下,玄鶴加”,《物類相感誌》“玄鶬,長足,群飛,天將霜必先鳴”,此蓋鶴類,以其色蒼,故曰鶬,此一種也;若《江賦》所雲“奇鶬九頭”,孔子引《河上之歌》曰“鶬兮鴰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此則妖鳥,別為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