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白沙渡(1 / 1)

《方輿勝覽》:白沙渡,水回渡,俱屬劍州。畏途隨長江①,渡口下絕岸②。差池上舟楫,杳窕入雲漢③。(此記渡口登舟。畏途,指陸行。長江,乃嘉陵江,即西漢水,故比之雲漢。)

①《莊子》:“夫畏途者,日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

②《江賦》:“絕岸萬丈。”

③孫綽《天台賦》:“幽邃窈窕。”湛方生《廬山詩序》:“窈窕衝深,常含霞而貯氣。”《詩》:“倬彼雲漢,昭回於天。”注:“雲漢,天河也。”

天寒荒野外①,日暮中流半。我馬向北嘶②,山猿飲相喚。水清石礧礧③,沙白灘漫漫④。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⑤。(此記舟中之景。鼓棹中流,日已暮矣。馬鳴猿嘯,此記所聞。水石沙灘,此記所見。對境爽心,故覺愁洗而病散。)

①鮑照詩:“茫茫荒野中。”

②《詩》:“我馬瘏矣。”古詩:“胡馬嘶北風。”

③《楚辭》:“石礧礧兮葛蔓蔓。”

④沈約詩:“歸海水漫漫。”

⑤謝靈運詩:“未若長疏散。”

高壁抵嶔①,洪濤越淩亂②。臨風獨回首,攬轡複三歎③。(此舍舟而陸行。抵嶔玈,到山頂也。越淩亂,逾急流也。回首三歎,幸脫風波之患也。始則馬嘶舟內,即複攬轡前行矣。此章,首尾各四句,中段八句。)

①《魯靈光殿賦》:“嶔玈離樓。”

②曹植詩:“泛舟越洪濤。”謝惠連詩:“清波時淩亂。”

③《後漢書》:範滂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誌。《左傳》:“置食三歎。”